第139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四)(第3/4页)

这一点他们同样是深有体会。

之前,每个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刀,战战兢兢的,生怕倒腾不出火药就要被杀头或者是被关在这里永不能见天日。所以大家也就铆足了劲,一下子变得不藏私了,互相合作,这才把火药给弄出来了。

换成以前,谁要是有了一个好的丹方,那绝对是藏着掖着,不会给同行看的。

让他们看了,自己还怎么在贵人面前献技呢?而且道家讲究避世,真正炼丹的高人们很多都在深山里面躲着呢。

有方士猜测: “他们交流如此大方及时,我估计也是因为环境更加宽松。各种什么科学院、学会,就和商会一样,总能有点用处吧?

在方士们讨论得火热的时候,帝王朝臣们其实也注意到了这件事情。

“陛下,鼓励这种纯学术性的集会,还是很有必要的。赵普对赵匡胤道, 如要兴盛科学,同样需要广开言路。

另一位宰相沈义伦也

表示赞成。

有一位户部常与钱财经济打交道的大臣甚至还提到了这一点:对于第一个发现和发明东西的,必定要有所奖赏才行,不然谁会愿意把自己想到的知识公布出来呢?

或为名,或为利,总得沾一头吧。

太子李德昭问: 那如何确定他的确是第一个发明和发现的人?朝臣们陷入到了思考当中。

仙画在继续新的内容,他们便也将这些延伸出来的问题先放到了一边——

【直到波义耳死了几十年之后,法国的拉瓦锡发现了氧气和氢气,直接摧毁了四元素理论的基石。】

【拉瓦锡,一个获得了律师资格但是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的人,有一天,收到了自己好友普利斯特里的来信。】

拉瓦锡拆开好友的信。

亲爱的拉瓦锡……

普利斯特里是一位化学家,在寒暄之后他说道, 最近,我在一个实验中发现出了一种神奇的气体,它可以让已经熄灭的火柴复燃。

随着他的讲述,天幕上出现了实验的画面。

实验人员点燃一根木柴,然后熄灭它,再打开装满了氧气的瓶子,将已经熄灭的木柴伸了进去。那根木柴竟然重新燃起了火花,迅速的燃烧成灰烬。

普利斯特里道: “我认为这种气体可以更好的吸收燃素,所以才起到了助燃的效果,我将它命名为‘脱燃素气’。

【普利斯特里虽然发现了氧气,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新元素,还是坚定的站在四元素这一派,】

【拉瓦锡和自己的妻子玛丽一起重复了这个实验。】拉瓦锡收到信之后,对这个产生了兴趣。他和妻子玛丽也设计了自己的实验。

他们用一个曲颈瓶装了银白色的汞,放在火炉上加热,而曲颈瓶的小口则用玻璃钟罩罩着,又在四周装满水。

小小的火苗燃烧,银白色的液态汞上面慢慢的形成了一些粉色的粉末。粉末越来越多,而玻璃钟罩里开始进入了五分之一的水。

到了第十二天,一切的化学反应似乎停止了。玛丽问他:“可以了吗?”拉瓦锡摇摇头: “再烧几天。”

他们又加热了八天,但这八天里,粉色的粉末并没有增多,

另一边的水位也没有再上升。拉瓦锡停止了这个实验。

他和玛丽去闻了玻璃钟罩里的气体,两人觉得完全无法呼吸。

这是一种无法提供呼吸的气体,”拉瓦锡讲述,玛丽记录, “而且它占据了空气里五分之四的体积。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玛丽问他。

拉瓦锡将视线转移到那些粉色的粉末上, “接下来看看这些东西是否可以还原,如果可以的话那就验证了我的想法。

他将那些粉色的粉末收集起来,又一次的进行了加热实验。粉末又还原成了银白色的汞,而且他们收集到了另一种气体。

你闻一下。拉瓦锡闻过后递给玛丽。

玛丽深深的吸了口气,脸上露出愉悦的神色:“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很舒适。”

拉瓦锡眼睛一亮:这就是我的猜想。这种气体它占据了空气五分之一的体积,它参与了燃烧,被合成到了粉末里,但是可以还原出来。它同时也有助于呼吸。

玛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我认为你说得对。”【拉瓦锡通过自己的二十天实验得到了氧气和氮气!】

【拉瓦锡认为氧气是一种单独的元素,正是因为了有了氧气,物质才会燃烧。他向巴黎科学院提交了《燃烧概论》,阐述了自己的这个发现。】

【同时,他还发现了化学的能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金属煅烧之后,会比未煅烧之前还要更重?”拉瓦锡在巴黎科学院里面侃侃而谈, “因为氧气!

“氧气主导了燃烧,并且转化为了金属煅烧物里的一部分。”

各位,空气由氧和氮组成,气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元素!四元素说是错误的!科学院里的其他人拧眉道: 拉瓦锡先生,您的这个理论实在是让人有点难以接受。拉瓦锡平静的道:“我可以做实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