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四)(第4/4页)

拉瓦锡通过实验证明,金属煅烧后多出来的质量,正好是空气里氧气减少的质量。大家这才不得不相信,或许,拉瓦锡才是对的。因为,不管你觉得如何如何,实验结果骗不了人。

【氧元素、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就这样让流行了上千年的四元素说逐渐成为过去。拉瓦锡逐渐在化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后来又写出了《化学基本论述》,一举奠定自己“现代化学之父”的地位。】

百姓们看不太懂这个实验,但是他们很会抓字眼。

也就是说,空气里还有好几种气,是这个意思吧?

铁匠们一拍大腿:“虽然俺没听懂,但是俺可以作证,金属煅烧之后,的确是要比没煅烧之前重一些!

原来竟然是因为空气的一部分进入到了其中吗?

“那氧气是不是之前用那转动的炉子炼钢的时候提到过的东西?”

应该是。

大家很是新鲜的转头看向自己的四周,明明是什么东西都没有,这些科学家们怎么就能够断定这是气,而且还是两种不同的气混合在一起呢?

真是神奇!

也有人打了个瞌睡,觉得自己看这期仙画看得快困死了: “哎,这研究有多少气,到底有什么意思?

不如之前各种桥、各种路和各种火药炸炸炸来得有趣。

他身边的人笑道:“上次说生物还是说什么的时候,可不也是觉得没用?”最后却发现有大用!

那人愣了愣,苦笑道:“倒也是。”

不过,他真的是听得云里雾里的,看也看不懂啊!

葛洪的弟子们也表示看不懂。

葛洪笑呵呵的: 无妨,这个实验咱们可以自己来做!看着并不难嘛!汞这东西谁没有啊!

鲍姑看出他早就心痒难耐了,提醒他: 这玻璃咱们可没有。葛洪一愣,心疼极了: 用琉璃试试!

但玻璃,现在唐朝已经有了。

孙思邈立刻道: 我明日就去将作监,让他们帮忙烧一套这样的玻璃器具来。现在将作监的玻璃器皿烧得已经很不错了,透明度比之前提升许多。孙思邈恨不得现在就去。

唐朝另一个时空。

一个叫马和的堪舆家跳了起来,激动得大笑: 哈哈哈,我明白了!对,这就是氧气啊!

他曾经无意间用火硝和青金石放在一起燃烧,产生了一

种奇特的气体,和拉瓦锡描述的这种气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他还发现水里面也有这种气体。

马和在自己的书《平龙认》里写下这个奇妙的发现,只不过,他将这种气体叫做“阴气”。

“氧气,阴气……”马和笑得畅快,原本一些小疑问忽然就得到了解答。

【可惜,在拉瓦锡五十岁的时候,法国时局混乱,激进派当政,因为拉瓦锡出身贵族,还曾经担任过旧王朝的包税官,又受到了自己朝夕相处的科学院同事的陷害,最终成为了被清算的对象。】

【他被送上了断头台。】

在对拉瓦锡的审判法庭上,法官判处了拉瓦锡死刑。

拉瓦锡平静的接受了,但是有一个请求:“我有一项实验数据还没有得到,可不可以将执行的时间往后推几天?

法官停下来,轻蔑的一笑: 当然不可以,拉瓦锡先生。共和国不需要科学家。拉瓦锡在断头台上身首异处。

这件事传开,各国的科学界都为之震动。

著名的数学家拉格朗日哀叹道: “他们在瞬间就砍掉了拉瓦锡的脑袋,但他们却不知道,这样聪明的脑袋,一百年也出不了一颗!

【在拉瓦锡之后,所有的化学家们都开始热衷于发现新元素,拉瓦锡自己的《化学基本论述》中就提到过三十三种元素,当然,有一些其实只是化合物。】

·

一百年也出不了一颗!

这个形容乍一听有些好笑,但过后却让人觉得无比的惋惜,沉痛的惋惜。天幕的光芒映在嬴政的脸上,刻画出深邃的光影。

公子将闾偷偷的瞅了一眼父皇,竟然看到他的眼神中似乎也带着一点惋惜,和后悔……他一怔,连忙收回视线。

父皇在惋惜谁?

公子将闾在心中胡思乱想。赢政想到的是,韩非啊!对于他来说,这样的脑袋的确是一百年也出不了一颗,可惜啊可惜!

【就这样,时光飞逝,到了十九世纪,人类的化学家们已经确定了六十三种元素。】【然后,化学又一次迎来了天才的出场。】

【他叫门捷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