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拯救园中植物(上)(第2/3页)

叶晗看着高达四十多万的报价单,语气没什么感情:“时间上不合适,也太复杂。

我的建议是,先清理排水口和水体中较大的污染物,再曝气充氧,利用大量微生物消灭绿藻等有机物……你们公司能不能做?不能我换别家。”

清冷的女声听得销售人员一激灵,明白对方绝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当即转变了态度:“能做,当然能做。但是这种方案可能清理得不彻底,要不还是用——”

“嗯,你说的方案首先要保证循环量。至少48小时内循环一次,不然过滤效果同样无法保证。”

“…对,哈哈,您说得是。”销售员彻底没话说了,两人敲定明天上午来南山植物园实地考察。

具体方案要等勘察完毕才能给出。

挂断电话,销售员很是郁闷。

好不容易逮到个涉世未深的客户,还是对这方面有研究的。

谁能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女生会研究这个?

他的很多客户都是一知半解。

这次的高额提成算是没戏了。

有了经验之后,叶晗又咨询了另一家景观水处理的公司,约了明天下午。

她的资金十分紧张,为了让每一分钱发挥最大的效用,多对比很有必要。

到时候,她会在两家中选择报价更合理、工程质量有保证的一家。

光联系景观水处理公司就花了一下午,叶晗在待办事项中将这项划掉,准备进行下一个步骤——土壤处理。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施工的地方主要有:道路两旁栽种的常绿落叶、阔叶乔木混交林,灌木林,花卉园和盆景园的杂草、周围的草坪等,合计约八十亩。

由于栽种树木密集,这些地方并不适合大型松土机介入,只能是小型设备+人工的模式。

当务之急是招聘人员。

而且是紧急招聘,要在短时间内到岗。

眼下是6月份,正午温度高、日照强烈。

除了清除杂草可以全天候进行,其余如浇水、松土、施肥等最好安排在早上或傍晚,那就意味着需要更多人手,十二三人是最基本的。

加上中途离职的人员,起码要小二十人。

除此之外,翻新土壤所需要的园林工具、有机土、复合肥、除草剂等都要提前准备。

这么多复杂的事务堆在一起,一件接着一件,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大学生而言,简直难于登天。

哪怕换成一个经验丰富的打工人,也会有种焦头烂额之感。

然而叶晗此时却十分冷静。

在她身上,很少能看到那些刚出校园大学生的天真和不谙世事——

后者能有这样的待遇是因为被保护得很好,而叶晗的这种特权从很早就没有了。

她只能靠自己。

经过一番思考,叶晗先在常见的招聘网站发布了信息:

招聘兼职园林工人,负责松土、除草、施肥等内容。

要求:

年龄在18-60岁,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有园林工作经验优先。

工作时间:晚17点-21点,薪资25元/小时,包一餐,100元日结。

地点:XX区XX路南山植物园。

紧接着,她又在朋友圈和兼职群里发了消息。

为防止被踢,叶晗在每个群里都发了红包,虽然数额不大,却很好地引起大家的注意力。

在W市,兼职的时薪大多在18-20元,25元/小时的价格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果然,刚发出没多久,叶晗便收到了不少好友申请。

可发了位置后,回复的人一下子少了许多。

“不好意思,刚才没注意地点,不考虑。”

“还是算了,离我家太远。”

……

南山植物园的位置确实有些偏僻,下了公交还要步行1.2公里,如果从市区打车过来,来回路费都要接近一百块。

考虑到这点,很多人都会下意识拒绝。

还有一些人只是随口问问,聊两句就没了下文。

连续回复了上百条信息之后,叶晗耐心告罄,直接忽略一系列好友申请,让他们先查地址,能接受的再来。

没过多久,狂轰乱炸的手机慢慢沉寂下来。

仿佛门庭若市的聚会突然散场,唯余一片清冷。

叶晗仰头倒在床上,顺滑的长发披散下来,铺满了枕头。

她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复着消息,大脑仍在不停寻找其他解决方案。

‘先这样尝试两天,如果实在招不到人就提高薪资。’

‘或者租车将他们统一送到市区,两辆面包车应该够了吧?’

正在这时,叶晗的肚子忽然突兀地叫了一声。

她点开手机屏幕一看,原来已经九点了,她还没吃晚饭。

时间过得可真快。

叶晗坐起身,动作迅速地烧水、泡面,用十分钟解决了晚餐。

临睡前,她登录了一次招聘网站,后台显示收到了三十多份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