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拯救园中植物(上)(第3/3页)

三十多份简历看起来很多,但是又有多少人会来呢?

恐怕大部分都是海投,连内容都没看吧。

叶晗眨了眨长时间盯着屏幕而有些酸涩的眼睛,将手机放在一旁,很快坠入了梦乡。

闹钟响起的时候,是5点半。

叶晗半闭着眼睛起床,被冷水一激,那点瞌睡瞬间消失,彻底醒了过来。

随便吃了点东西,匆匆坐上最早一班的公交车。

双肩包里鼓鼓的,里面装着放在宿舍的喷壶、花枝剪、铲子等工具。

叶晗准备趁早上日光不强烈,将花卉园中仅存的几株观赏植物移栽到花盆中。

来到植物园,叶晗先去仓库拿了两个较大的花盆,然后直奔藏在芍药园角落的仙鹤白。

自从上次除掉周围的杂草之后,它们的生长环境明显好了不少。

但这远远不够,需要更加精心的照顾。

事不宜迟,叶晗戴上手套,用铲子小心地挖动板结的土壤,尽量不伤及芍药的根系,终于一点一点地将它挖了出来。

原有的土壤被敲碎、疏松放在盆底,再把掺杂着松针腐叶土、田园土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放入花盆中混合,将整株植物修根后移栽进去,一层一层地填平。

这样的土壤会呈现出弱酸性的特质,疏松肥沃,十分适合芍药生长。

移栽之后,因为芍药不能多浇水,叶晗便用喷壶把土壤喷湿,保持着微湿的状态,然后将上方萎蔫的叶子剪掉,保留整株植物的营养成分。

此时的仙鹤白丝毫没有盛放时的花团锦簇,蔫嗒嗒地垂着头,叶片零落,摆出一副生无可恋的姿态。

叶晗摘掉手套,怜爱地碰了碰它仅剩的几片叶子,轻声安慰道:“别担心,现在也很好看。要努力生存下来,这样才能开出漂亮的花花。”

她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这才笑着将花盆移到了遮阴处。

和植物说话这件事,或许在别人看来十分匪夷所思,但在叶晗眼中却是一种很正常的交流。

小时候,每次爸妈吵架,小叶晗就趴在窗台上跟面前的仙人掌倾诉,布满细针的仙人掌成了她童年最好的朋友。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长大后,在学习了一些专业知识后,她愈发觉得这种沟通必不可少。

研究表明,植物拥有自己的感知能力,而且十分敏锐。

有很多实验和案例能够佐证,比如:给植物播放舒缓的音乐能够促进它的发育,而播放噪音则会使植物生长变慢,甚至枯萎。

看着眼前的芍药,叶晗莫名有一种直觉:对方需要她的赞美。

这是一种毫无缘由的、类似于‘第六感’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叶晗每次试验培养的植物都比其他同学更加繁茂,引得他人欣羡不已。

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种说法。

也许是心理作用,叶晗感觉眼前的仙鹤白好像稍微支棱起来了一点,不再那么萎靡了。

希望它们能尽快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