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花卉引进与考察团(第2/4页)

叶晗回来后立刻打开空调,又去浴室洗了个澡,换了一身衣服才感觉清爽了许多。

等出来后,她立刻联系王芸准备相关材料,先提交关于古树迁移保护的申请。

这件事情刻不容缓,待相关部门审批后,还要进行现场考察,不能耽误时间。

同时,经过这几天的思考、又翻遍了相关的资料后,叶晗对引进的保护植物已经有了一点想法。

国家野生保护植物种类繁多,根据2021最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其中一、二级保护植物就有40类、455种,更不要说三级国家保护植物,只会更多。

它们的生长环境各不相同,互相之间有着天南地北的差距,很多只生长在固定野外环境的环境中。

比如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长白红景天]生长于海拔1700-2600米的高山草原上和山坡石上,无法引进。

而有些植物的人工培育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比如银杏树。

它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但如今在市面上随处可见,已经成为了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只要有相关手续就能栽种和买卖。

可惜人工种植的银杏大部分都是‘无性生殖’(扦插法)的产物,类似于克隆,基因序列并未展现出多样性。

古银杏起源于三亿年前,经历恐龙时代的物种大灭绝得以存活,是植物界珍贵的活化石。然而很不幸的是,大灭绝导致银杏只剩下一个种类。

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银杏种,从纲到种只有它一个,没有任何近亲。

而野生古银杏数量很少,并且为雌雄异株,繁殖艰难,有很多已经十几年没有产生小苗苗了。

一旦灭绝,就意味着这个从上古遗留下来的古老种族将不复存在。

所以,即使银杏树随处可见,这么多年来却一直是濒危等级,从未变过。

目前人工培育的不止有银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二级、三级保护植物在市面上流通,已经形成了规模,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它们是稀有濒危植物。

但从遗传学来讲,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母本的基因序列,也属于国家保护植物。

然后就是考虑要引进哪些植物的问题。

第一,确认花间集的环境是否适合这些植物生长。

第二,对引进的植物种类进行整合。不能这边一棵、那边一株的栽种,太过分散且无法兼顾。

第三,最好能与园内植物的搭配形成景观区,双管齐下。

叶晗从一千多种保护植物中挑出了几个大类。

松科:油杉属(12种,大部分为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樟子松等

罗汉松科:所有属(100多种,二级保护植物)

槭树类:梓叶槭、庙台槭、羊角槭、五小叶槭等。

……

前两者可以和圆柏、侧柏等常见的柏树共同组成松柏园,自成一个园景,正好放在花卉观赏区旁。

如果搭配得当,又是一个新的景观区。

后者可以与常见的槭树、枫树一起打造大片的枫树林,到了11月份一片火红,也是非常美丽的景色。

不过槭树的种类较少,达不到系统要求的20种。

最保妥的就是引进松科和罗汉科植物,打造成松柏园,种类和数目也都能满足。

叶晗决定之后,将具体的数目和种类列了出来,发给王芸。

在审批流程进行的这几天,叶晗去花卉市场挑选其他花卉类型。

首先是昙花。

昙花是仙人掌科、昙花属附生肉质灌木,株型较大,高2-6米,原产于墨西哥至巴西的热带沙漠中。

那里的气候又干又热,只有晚上凉快,所以昙花晚上开花是为了避开阳光暴晒,以免在沙漠环境中丧失大量水分。

包括开花时间只有4-5个小时,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沙漠环境所养成的特性。

目前国内只有一个种类,但有很多品种,又细分为大叶昙花、细叶昙花、孔雀昙花、巨翼昙花、卷叶昙花、锯齿昙花等,最常见的是大叶昙花。①

昙花要培养3年左右才能开花,养得不好4-5年、甚至终生都不会开花,出了名的难养。

叶晗走遍了花卉市场和周围的花卉培育基地,挑选了一百多盆昙花,全都是5年以上、去年或是今年有过开花的植株,开花的概率更高。

虽然昙花属于灌木,高达2-6米,但它是外来品种,市场上大多在70cm左右,一米已经算较大的了。

其中有一盆30年左右的昙花,株高达到了2米,搭了架子挂在高处,茂密的枝条沿着架子垂落下来,几乎铺了小半个墙面。

叶晗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昙花,一眼就心动了:“这株的价格是?”

“一口价12000不还价,昙花养这么大可不多见,整个市场上就我家有。开花那叫一个漂亮,去年开了一百多朵,我给你看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