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花卉引进与考察团(第3/4页)

老板见她感兴趣,立刻把照片拿给她看。

真的十分震撼,一百多朵洁白如雪的昙花在垂落的枝条上全部绽开,每个都有近十公分。

花瓣绽开的幅度极大,最外面的花瓣细长,完全的张开,越往里花瓣越饱满,那种感觉像是绿色的丛林中点缀了无数朵漂亮的花,将整个墙面完全铺满,‘月下美人’的美誉名副其实。

账户里有钱了,叶晗也不再束手束脚,当即决定购买。

一盆高约一米左右、枝条繁茂的昙花批发价都要600一盆(8年以上),加上一些年份更久、较为少见的品种,这次引进昙花合计花费13万左右。

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引进不少于200种、1000株花卉植物的任务,目前种类上远远不足,数量上完成了40%,总体还差得远。

接下来叶晗在花卉培育基地选了很多花卉,打算搭配在常绿乔木的树底、或者大片的种植,以此来完善园林景观。

这次她不必精心挑选年份、花型等等,优先挑选不同种的花卉,千日红、虞美人、大丽花、小雏菊、各种菊花……

这里的花卉都是批发价,几元、十几元一株十分常见,当然有些种类价格高一些,总体算下不超过3万元。

引进花卉的任务基本完成,数量还超出了不少。

上千盆花卉也要一车一车的拉,叶晗安排人员将它们先放在菊花馆,做了遮阴处理。

等到展览温室建起来,再把这些昙花移栽过去,其它花卉也要请园艺工移栽到树林和草坪之中。

林业局。

彭主任正审核从下面提交的引进国家保护植物的申请。

其实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熟面孔,比如W市大型的林业基地、国家级公园、人工培育中心、市植物园……审批速度很快。

每次都是一样的流程,粗略过一过就行了。

突然,在这里面夹杂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花间集植物园?”彭主任凝神一扫,这就是那个新开的私人植物园吧?

他有印象。

不是什么爆火不爆火,那玩意在林业局看来一点用都没有,甚至特别排斥一些网红景点践踏生态环境,一直在进行整改。

他印象最深的是,这个植物园有一株叶片直径达3.35米的王莲,不仅破了国内2.78米的记录,还打破了国外3.2米的记录。

就在前几天,省级林业部门给局长打来了电话。

那天他去汇报工作,正好在,也听到了一些。

据说是有下属城市的植物园、研究院申请引进花间集的王莲种,一方面做研究、看看能否与其他王莲杂交成新品种,或保持它本身巨大的特性,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它的观赏性。

局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彭主任正准备和林科院的王博士去花间集调研,没想到对方的申请就发来了。

彭主任:“这个植物园才开园多久?不到两个月吧。”

刘助理:“是的主任,到月底正好两个月。”

“哦……”彭主任看着面前的材料,包括对引进植物的安排和规划、目前的环境条件,“看起来倒是不错。”

“这样,你安排一下,叫上连副主任和王博士,给植物园的园长约个时间,就安排在…后天闭园之后吧,我们去看看。”

刘助理:“好的领导。”

刘助理:“领导,古树管理部门也收到了花间集的申请,申请迁移一棵260年的桂花树,正准备去调研。”

他们这些政府部门都是有关联的,古树的迁入和迁出也关系到林业生态。

彭主任笑了:“那正好,叫上他们的专家一起吧,一起去看看那里的环境到底怎么样。”

叶晗原本以为来调查的只有古树保护相关部门,没想到一下子来了七个人,而且级别都不低。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就来了。

其中有林业局的彭主任、连副主任和刘助理;研究所的王博士、侯博士,以及园林绿化-古树管理部的两位专家。

叶晗和王芸带着花间集的十几名员工站在门口迎接,听到刘助理介绍身份的时候,员工们明显感觉到了紧张。

好家伙,一下子来这么多政府部门的领导,什么情况?

叶晗倒是表现得十分镇定,落落大方的介绍了自己。

彭主任等人忍不住打量着她,园长这么年轻?

能把偌大的植物园管理好么。

开植物园可不是过家家。

抱着这种疑问,一行人走进了植物园,第一眼就被假山造景和水池中正在开放的蓝睡莲给吸引了。

这时候的睡莲才刚刚绽开,花瓣一层一层的向外开放,像是层层打开的莲花灯,花瓣从顶端的深蓝渐变为浅蓝色,中央露出金黄色的花心,根根直立,在阳光的照耀下引人瞩目。

或许在其它游客看来只是好看、漂亮,但是在这些专业人员看来,简直培育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