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采茶与品级(第2/4页)

半两……

叶晗收回手,将竹篓放在一边。

果然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她只需要验收成果就好。

上午11点左右,今日的采茶结束。

采茶工们都累得汗流浃背,腰部酸痛,坐在山脚下的小径休息,每个人旁边放着装满新鲜芽叶的茶篓,一看便收获颇丰。

“哟,我看你采得比我的还多。”

“你的也不少,茶篓都快装满了。”

“我刚掂了掂,挺重,应该超出了标准。”

“放心吧。这里的茶芽粗壮,重量自然能上去,我估摸着得有六斤多。”

“不知道能赚多少——”

……

大家休息时纷纷议论起来,微红汗湿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笑意。

头采茶的采摘要求很高,采摘时间在上午7-11点钟为佳,并且芽头鲜嫩、单个质量轻,通常5-6万个芽头才能制出1斤成品茶,即用4-5斤嫩芽炒制。

熟练工一天采3-5斤嫩芽便是很高的效率了。

叶晗定下的基准线为5斤400元,超出部分按40元/斤计算。

这在行业内是很高的标准,起码在W市找不出第二个。

正谈论着,看到年轻的园长拿着电子秤过来,采茶工一个个也不休息了,搬起旁边的竹篓便迎了上去,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叶晗将电子秤放在平地上:“大家一个个来,注意自己的茶篓,以免弄混。”

排在第一个的是桑彤,她的年龄比其他人要年轻,28岁,却采茶有快十个年头了。

她动作麻利地把快装满的茶篓放到上面,显示3.65KG,即7斤3两。

不过这是带着工具的重量,茶农把里面刚采摘的芽叶倒入更大的竹筐之中,然后将茶篓放上去称重:0.35KG。

两者相减便是采摘茶叶的重量。

“六斤六两。”桑彤对斤两很熟悉,迅速在脑海中得出数据,又开始计算收入,“四百——”

叶晗笑着道:“464元。”

464元!!

桑彤的内心激动不已,握着茶篓的手紧紧攥住,胸中激荡。

呼。

这绝对是她采茶以来最高的一次收入。

明前茶金贵,3月中旬到4月初这二十天是她一年中收入最好的时候。

不过按照以往的行情,自己忙活一天最多能赚300多元,而在花间集仅半天就有464元!

这位年轻的园长真是大气。

“谢谢园长,谢谢园长!”

叶晗当场用现金结清工资,桑彤领到报酬后千恩万谢地回到队伍,笑得合不拢嘴。

其他人也都兴奋不已,和周围的人低声议论起来。

“好高的收入。”

“我觉得咱们应该也差不多吧?”

“不求别的,只要和她一样就行。”

后面一位妇女是刚才采茶最快的两人之一。

她的茶篓装得满满的、里面全是粗壮的嫩芽,一看就比其他人的要多,一时间大家都朝她投去羡慕的眼神。

“共9斤2两,减掉竹篓7两,茶叶8斤5两。”

“一共540元。”

居然超过了500元!

采茶工们的心情顿时激动到了极点,无比期待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金小云,六斤三两,453元。”

“王楚兰,七斤二两,488元。”

“吴芳,六斤八两,472元。”

……

等到将众人的茶篓一一称完,所有人的脸上皆盛满了笑意。

几乎每位采茶工都拿到了450元以上的报酬,硕大的竹筐也盛了好几筐,里面全是鲜嫩粗壮的芽头,色泽鲜亮,形状均匀饱满,给人带来满满的收获感。

叶晗将几个竹筐分别称重,得出的重量让人惊喜,加上四位茶农的采茶数量,一共有82.3斤!

比她想象中多了不少。

大约能制成20斤左右的特级精品茶。

根据叶晗的规划,如此高品级的明前头采茶,精美包装后售卖的单价不低于5000元,也就意味着,仅今天一天就有10万元的收益。

与此相比,茶工们的薪资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园长,我们几个帮你们把竹筐抬下去。”妇人们殷切地提议。

她们和茶农一起将竹筐抬到收拾干净的仓库中,中途没有出现一点晃动,最后将竹筐轻轻的放在地面上,使得里面的嫩芽不遭受挤压。

然后又和茶农们将采摘的芽叶轻轻摊放在一个个干净的竹匾中,厚薄均匀地摊开,避开阳光,摊放3-5个小时,自然散发青气、水分,提高茶叶品质。

等到用手抓茶叶变柔软时,就能运送至冯老板处进行后续的杀青、烘干等步骤。

这方面茶农都有丰富的经验,很快将这些处理好,茶工们也都万分欣喜的离开,准备明早再来采茶。

叶晗与冯老板提前联系好,摊放结束后,于下午4点左右到达对方的茶舍。

今天是工作日,茶舍不是很忙,冯老板急忙迎了出来,看着茶农动作平稳地将数个竹筐抬出,连忙招呼员工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