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欲修水渠(第2/6页)

片好后的草鱼用调料腌制,再用地瓜粉上浆。切些酸菜,酸菜炒香后倒入开水,再调个味儿,放入鱼片,不到半分钟鱼片就熟了。

捞出来后切些蒜末辣椒碎放在鱼片上,滋啦一声泼热油,蒜末的香味瞬间被刺激出来。

此刻吃时鱼片嫩滑,汤底辛辣酸爽,楚沁胃口大开,甚至吃出细汗来。

桌上菜分量都不大,楚沁几乎盘菜都吃了一半,连两道青菜也是,最后一碗饺子溜溜缝儿,毫不意外把自己给吃撑了。

楚沁惬意地靠在椅背上,喝着米酒,望着天空中的月亮守岁,凌晨一过,1957年结束。

时间齿轮永不停歇,大事一件接一件的1958年终于来临。

大年初一得开大门。

清晨六点起来,小白还在睡梦中,楚沁迷迷糊糊起来,打开门后冷风径直灌入,铺天盖地而来,她整个人一哆嗦,彻底清醒。

“我去,今天太冷了。”

楚沁想着就开个大门的事儿所以并没有穿外套,她双手环抱着赶快去把大门打开,然后放挂鞭炮就迫不及待缩回床上去。

就那么几步路,差点把她冻成狗。

楚沁回到床上还抖着身体感慨:“这鬼天气还真是变化无常啊。”

明明昨晚夜空晴朗,今日起来气温反而下降许多。

新年穿新衣。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新衣服并不是年年都能置办得起的,在农村中新衣服更是属于奢侈品。

比如说堂妹楚红,这小姑娘怪可怜的,从出生到现在就没穿过新衣服。

当然了,村里很多前头有哥哥姐姐的孩子不到要结婚时都没穿过新衣服。

楚红一直以来穿的都是原主的旧衣,就连楚建也是穿原主穿过的,偶尔楚婶儿再用自己破旧的衣服填补填补,兄妹俩到目前为止压根就没试过穿新衣服是什么滋味。

而楚沁今年,不出意外同样没新衣服,穿的依旧是她那件长棉袄。

正月初一的一天实在是乏善可陈。

准确来说是楚沁乏善可陈,而村里人过得精彩。村里人都到打谷场里晒太阳侃大山了。要不然就是打牌,总之没一个干活的。

为啥呢?

因为正月初一不能干活。

楚婶儿前几日就千叮嘱万嘱咐,让楚沁在这天千万别干活。

正月初一是开春第一天,是新年伊始,有传言说在这天若是动手干活,那么这一年都得不停忙碌干活。

楚婶儿苦口婆心道:“虽说这话有点迷信,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这是传下来的老话,正月初一是不能干活不能打孩子的。”

楚沁脑袋异于常人,当时就说了:“天天干活难道不好吗?”

她想着眼睛都亮了亮:“难道不是越干活粮食就越多吗?那我今天闲着,往后天天闲着,哪来来的粮食?”

其实本来她不想干活的,寻思着前几日确实忙得不行,想歇一天。

楚婶儿这话一说,楚沁反而不敢歇。

楚婶儿:“……”

“你这是歪理!”楚婶儿恼羞成怒。

楚沁大为震惊,楚婶儿都信这种老话了,竟然还说她的话是歪理?

楚婶儿完全说不过楚沁,干脆不理转身她回家。但回去后仔细想想,又觉得楚沁这丫头的话好像有番道理。

而今日的楚沁吃过早饭后就发呆,在家里闲得好似头顶要长蘑菇。

待到中午又吃饭,吃完午饭后实在闲不下去了,拿出自制抓鱼竹篓捕鱼去。

小河的冰面没之前那么厚了,都不需要用石头砸,用木桶轻轻敲敲就碎开。

楚沁在竹篓里放自制鱼饵。

鱼饵还算简单,不管是面粉还是麦麸亦或者是地瓜在加工后都能做鱼饵。

想要再简单点,那就玉米吧。新鲜的亦或者是干的都可以,新鲜的直接钓,干的泡发后可以打窝。

楚沁上辈子还用韭菜钓到好些草鱼,可惜这条小河里没有大型鱼。

她就琢磨着有时间是不是得去东湖一趟,那里鱼挺多的,也不晓得能不能捞。

当然了,她捞的不是东湖养殖的,东湖还有几个野湖野谭呢。

鱼饵塞到竹篓中,楚沁坐在旁边的石头上静静等待。

“忒冷了。”楚沁搓搓手。

要不是怕竹篓被黄豆子拿走,她这会儿就回家了。

楚沁想了想,干脆回去,让小白在门口看守着。从家门口能看到放竹篓的位置,小白这点小事还是能干的。

也不知过多久,楚沁把黄豆泡发下去,又将冬笋煮了切成末后就去把竹篓拿回来了。

她得到不少小杂鱼,处理完后直接煮,煮了给小白倒一碗,剩下的全给猪吃。

“乖乖,多吃点。”楚沁脸上带着笑容,等转身看到几头鸡时,也撒了点蟹粉,“来,你们也多吃点,都吃。”

多好啊,没变异的小动物多温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