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关押(第4/5页)

想到这儿,康熙顺手就把马齐、张廷玉派出去安顿蒙古王公,又把佟国维派去安顿沙鄂使臣,还把皇子福晋皇孙们全都凑一块儿打包送去张家口行宫看管,再让阿灵阿护送福全的儿子保泰,让他趁夜不要睡了,赶回京城去给老娘过生日。

保泰(正被太监从热乎乎的帐篷里拽起来):?

把跟儿子们利益相关的大臣亲眷全都远远打发之后,康熙便坐在榻上轻轻转动着手里的念珠,静待着儿子们的到来。不一会儿,门外的太监就高声禀告:“直郡王、四贝勒、八贝子到!”

康熙掀开眼皮冷笑一声:“搜他们的身,把人给我扔到后头狮子岭山上的戒心斋去关起来!就说朕要他们好生反省反省!反省明白了,就让太监替他们传话,都说说自个犯了什么错儿!”

官兵们为难地领命去了,不一会儿门外就响起了胤褆暴怒的骂声‘狗奴才!你敢搜爷的身?’和胤禩仍然坚持求见的声音:“好歹叫儿子们见皇阿玛一面!”

胤禛倒一句话没听见。

康熙摆摆手,让人再带几个人去把人拖走。

隔着门,胤褆的怒吼渐渐远去了。康熙重新闭上眼养神,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外头再次响起太监的尖锐喊声:“太子爷、十三爷、十四爷、克图阿哈尼堪大人奉旨求见皇上!”

康熙顿时精神一震,吩咐身边侯立戍卫的八旗官兵:“传克图阿哈尼堪觐见,等朕见完克图阿哈尼堪再见太子,让他站在外头等着。”随后又冷下脸:“将老十三、十四也关到狮子岭上头去!再派人去审他们!”

那死了的太监,那张伪造的绢纸,康熙定要弄个明白!这样的凶徒埋伏着,还竟敢在他卧榻之侧杀人,往后窥视帝踪谋朝篡位就更得心应手了!

灯火通明的西暖阁里,康熙先听完了克图阿哈尼堪的话,这才宣了胤礽进来。

他冷眼瞧着太子一路奔波,刚好了大半的病又显出了病态的苍白,嘴唇上都是干皮,一进来就跪下去请安磕头,康熙心里微微一酸,终究没有再折腾他,冷声叫了起。

克图阿哈尼堪说了,太子路上身子不适但未曾有一点耽搁,紧赶慢赶过来,也不曾有什么推诿耽搁,亦没有跟其他人有所联络,一直都在他眼皮底下,坦坦荡荡地来了。

康熙松了口气。

但一路赶来的胤礽其实也是松了口气的——至少皇阿玛愿意见他。

虽然情势不明,但看热河行宫里里外外戒严,都是上三旗的人,他就明白了。上辈子,他一定也被人诬陷污蔑,而皇阿玛一定也曾遭遇了类似让他感到危险的事,但那时候皇阿玛已对他这个太子恐怕早已失望透顶,或许根本就没有给过他任何辩解的机会就将他定了罪。

如今至少还有喘息之机。

那一夜,烟波致爽斋的灯火没有熄过,里头除了康熙和太子,里头再也没有传进过别人。而狮子岭上被看管起来的几个兄弟也被人轮番提出去审了几遍,十四本来和胤褆一般还有力气骂人,后来也都累得骂不出来了。

又被审了一轮,那些人不敢拿他们这些皇阿哥做什么,但禁不住这些人一遍遍、颠来倒去地问,还拿小臂粗的蜡烛照着,死活不许人睡觉!十四趴在十三身上困得直打瞌睡,嘴里还喃喃地骂道:“真是莫名其妙,皇阿玛老糊涂了吧,你的太监被人杀了,审我做什么?关我屁事啊!”

十三也是辫子乱糟糟的,想到李长安死得凄惨,心里也是愤怒非常:“我们走的时候的确让李长安去传话,但我可没写过什么手谕,我疯了,这种事敢落在纸上?我也没那么傻吧!”

胤禩坐在角落里闭目养神,神态竟然还十分从容,而胤褆把桌子怼到了窗户边,坐在那木桌上目光灼灼看着外头时不时巡视路过的宿卫,只要有个人从他窗子前走过,他就狠狠往外吐唾沫,然后破口大骂:“你们这群猪狗不如的东西,爷是你们能审的吗!奴才秧子也敢动爷!等爷出去了,你们各个都要死!抽筋扒皮!你们等着!”

门开了,胤禛被负责审问的正白旗都统送了回来,同样一夜未睡,他脸色也不好看,沉默着坐到十三身边,然后拿稻草杆子团起来堵在了耳朵上,一言不发闭目睡觉。

十四被吵得睡都睡不着,也捂住了耳朵:“大哥,你别骂了,我困死了,让我睡会儿吧!”

胤褆根本不理,缓了缓,喝了口水,继续破口大骂。

他也生气呢,凭什么抓他啊,他不是检举有功的人吗?皇阿玛到底怎么想的!

十四在这些怒骂声中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然后就听到门锁打开的声响,那些看守他们的官兵说康熙愿意见他们了。兄弟几人都是精神一振,跟着人走到烟波致爽斋,屋里挤满了大臣、宗室王公,偏偏却不见没有和他们一起被看管审问了一夜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