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5页)

果不其然,以皇帝现在的疑心,不等八阿哥辩解,康熙就开始警惕起他,大阿哥这是自己得不到也非得让好兄弟也没了机会,来个鸟死网破。

争夺皇位太多年,成为储君已经是大阿哥半生的执念,而在这过程中他也没了太多东西,自己的原配妻子,为皇位投入的精力等等,他能绊倒一个就一个,而且别以为他不知道八弟曾背地里对他的势力蠢蠢欲动,既然八弟心里没他这个大哥,他又何须客气。

康熙将大阿哥关押在直郡王府,将八阿哥身上的宠爱权力尽数收回,本以为这种事已经尘埃落定了,不曾想在翌日早朝,三阿哥突然向皇上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引起满朝动荡。

胤禛心都提上来了,看着三哥一心念着太子,恨不得将大哥大义灭亲,他忽地全身冷了冷,三哥这招数真是用到极致了啊!

进退得宜,能随时将兄弟拉下来,但又能保证自己的安然无恙,三哥的心远比他想的还狠,也是,一个能利用自己儿子夭折之事的人,不冷心才是最奇怪的事。

可三哥真的能如愿以偿用这种方法将他们兄弟中有威胁的拉下来吗。

胤禛并不觉得一直用阴谋而非阳谋的人能有胆量直面皇阿玛的打量。

康熙在接过去胤祉递过去的证据后,双手不住颤抖,对长子的不满在这一刻达到顶峰,他闭了闭眼,“大阿哥魇镇加害二阿哥,罪加一等!”他大手一挥就将大阿哥囚禁了,此次囚禁意味着大阿哥再无出来的机会。

而他此刻对废太子的怜惜心情远大于对废太子的愤恨,他挥了挥手,看向底下的儿子和臣子们,“退朝!”

大臣们面面相觑,丝毫不敢懈怠退出去。

胤禛走在最后面,脑子里仍想着皇阿玛今天的一举一动,说实话,以现在大哥被囚禁,八弟被皇阿玛警惕的情形来看,剩下的兄弟没了最大威胁,可在皇阿玛面前积极争夺储位,韬光养晦也得讲究时机的,别到最后扮猪吃老虎还真成了猪,所以他现在在犹豫要不要展现自己争位的野心。

但在退朝时,他看见皇阿玛那个眼神,他忍不住将自己代入皇阿玛,倘若弘晖让他失望了,他在下定决心废了弘晖后,他会想什么?

他会想起那是他和福晋的嫡长子,是福晋为他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孩子,是他和福晋自怀孕以来的满心期待,纵使弘晖犯下何等错误,他都会不忍心自己重视的儿子被废,会一次次想着要不要再给弘晖一个机会,哪怕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机会——

胤禛止住脚步了,现在还不行,皇阿玛看来是有心疼太子的意思了,现在是关键时候,万万不能冲动,不能让旁人意识到自己有争储之心,他还记得皇阿玛废除太子的原因,也知道皇阿玛现在对皇权拿捏紧了,他们这些儿子有觊觎之心,就会像现在的大哥和八弟一样。

……

果不其然,如同胤禛猜想的那样,在京城历经数个平静的日子后,康熙帝在朝上将大阿哥诅咒废太子之事重提,话语间处处怜惜废太子,恨不得将所有错都归于大阿哥等人身上。

就像当初索额图成为太子党势力的核心,康熙帝对太子党不满,也只是将所有的过错归于索额图,太子只不过被奸人屏蔽。

如今这一幕再度上演,只是下边的臣子就不如康熙所愿了,毕竟太子被废过一回,势力快速被人分割,站在朝廷上的臣子要不是背地里有主了,跟了自己认定的阿哥,就是打着当墙头草的心思,见哪个阿哥得势,就投靠哪个,这样得来的‘从龙之功’,即便不如那些一心一意跟着自己主子的臣子,那也远比有杀头风险好得多。

因此,在康熙帝心痛完太子之后,顺带给个台阶下,“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众爱卿可有看中的可立为储君的皇阿哥?”

几个臣子背地里交换了眼神,一个臣子上前,“回皇上话,奴才认为八阿哥聪慧过人,上能帮皇上分担政事,下能尽孝顺本分,当属奴才心里的储君之姿。”

八阿哥这些年下来也不是啥都不干、光顾着争皇宠的,他是八巧玲珑、别人说一句能想出九句隐晦意思的人,是大众眼中的聪明人,他作为皇子阿哥,早就借助九弟赚的银两和十弟背后的钮祜禄家族,将各种大臣暗地里笼络了。

这在平时不显,但在遇到废太子之事后,这些臣子自然而然就想起八阿哥的存在了,一个对他们一直友好相待的阿哥,能不比那些有皇子傲气的阿哥更好吗,再者,他们有了从龙之功,哪天八阿哥成皇帝后,他们有些人即便是嘴上说说支持八阿哥,都不得被八阿哥将恩情牢牢记在心里吗。

至于八阿哥会不会翻脸,这不在朝廷臣子的算计内,借了他们权势上位的阿哥,还不好好供着他们,真当他们在朝廷多年的势力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