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4/5页)

不一会儿,朝廷上响起的几乎都是支持八阿哥成为储君的声音。

康熙脸色漆黑如墨,冷冷的看向底下一呼百应的胤禩,“此事朕还得仔细考虑,储君一事关乎大清百年国运,不可轻举妄动。”

于是,这次早朝又一次散开了,八阿哥似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仍是对着那些支持自己的臣子友好相待。

只是发生过的事情又怎能当作没有发生,在一日清晨,康熙帝怒骂八阿哥一事传开,八爷党人心惶惶,探不清君心,摸不透圣上的动作,只得以不变应万变,总结而言,是被皇上骂怕了。

康熙四十八年,在康熙三番四次不明显的暗示下,众人总算知晓皇上的意思,在康熙再一次提起立太子之事时,一个个上前将废太子推出来,口口声声道当今能担得储君之位的人,只有太子爷。

人心所聚,康熙顺应人心再次将废太子册封为太子,再一次昭告天下,但此次立太子的仪式远不如第一次重视,到底是破裂过的父子关系,想要恢复如常也是困难。

而在这之后,皇子阿哥们迎来第二次大封。

其中三阿哥胤祉被封为和硕诚亲王,四阿哥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五阿哥胤祺为和硕恒亲王,七阿哥胤祐为和硕淳亲王,八阿哥及九阿哥十阿哥没有任何册封,在十阿哥之后,十二阿哥胤祹被封为固山贝子,就再无任何皇子得到册封。

这么多在朝廷办差的阿哥中,皇上独独略过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可见这八爷党在皇上心里的地位多糟糕,十三十四阿哥还可用排行靠后为理由,这也是皇上向朝廷臣子表明,这天下还是他的,皇子们的权力收拢只在他一念之间,那些盼着他早日让位的臣子,想都别想。

但不管怎样,对于四贝勒府来说,四阿哥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就是件大喜事!四爷府终于不再是四贝勒府了,可以光明正大称一句雍王府。

李沐看着内务府加急送来的亲王福晋服饰,终于有种拨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感觉离升职加薪不需要多久了,不过在这之前,她还是得考虑二格格的婚事的。

这些年下来,宋氏抚养二格格和三格格长大成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不是早些年宋氏的一念之差,李沐早就将宋氏送上侧福晋之位了,何至于让宋氏地位不上不下,为不记名妾室的身份,但又有抚养王府格格的功劳。

不过现在也不是提及这个的时候,二格格年纪到了,她和爷商量过了,二格格出嫁时记在她名下,以嫡女身份出嫁,将来也好让皇阿玛在册封二格格品级时,能为和硕格格,而不是多罗格格。

亲王嫡女与亲王庶女的身份,就是相差了一个品级,但仅仅一个品级也能让二格格今后的生活好过许多。

李沐打小看二格格长大,宋氏请安时有时会带上二格格过来见她,这些年口口声声的嫡额娘,足以让李沐心甘情愿将她记在名下了,不过现在得让宋氏过来一趟,商量二格格的婚事。

四爷子嗣少,因此皇阿玛那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让四爷仅有的两个女儿抚蒙,因此二格格的夫婿还是得在京师这里寻找,早早定下婚事了,以防夺嫡时被波及到。

只是宋氏还没过来,李沐就从奴才口中得知李格格将二格格抢至自己屋里一事,小太监惊慌道:“福晋,宋格格本来带着二格格前往正院,只是被李格格知道了,带着一众人将二格格抢走了。”

这又是做什么?

这些年来,后院格格确实很是安分,毕竟没有宠爱就没有争夺,连一开始满怀期待的苏氏和伊氏,到最后主动找上她,就是请求她另行出嫁一事,说自己若是受过爷的宠幸还好,可爷自始自终都不过来,她们在后院的地位不上不下,不像府里干活的奴才,但要是说自己是四爷的格格,又没有底气,身边的奴才更是看不起她们,看碟下菜。

她们要的是正儿八经的四爷格格身份,而非只是在府上住下的包衣奴才身份。

两人当时就拼命暗示李沐将四爷让出来,哪怕是让她们受过一次宠幸都行,李沐连见都不想见她们,她早就跟她们说过缘由了,没有谁逼她们做出选择。

在王府当包衣奴才和出府嫁给寻常旗人的念头在心里徘徊许久,最终两人还是怕自己没有正式的格格身份,不是四爷女人,将来世子爷继承爵位,她们在王府也讨不得好处。

只得心不甘情不愿请求出府一事,李沐没有拒绝,只是像原先那样认她娘家人为亲是不可能的事了,毕竟情况不同了,现在讲究低调为主,苏氏和伊氏就用王府宫女的身份‘退休’出嫁了,一点都不起眼,至今都还与京城没有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