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风光(第3/5页)

换上了威严的官服和诰命服,连院子的气场都跟着不一样了。

顾璋围着他们转了一圈,笑嘻嘻道:“给大人们见礼了。”

说着还耍宝,嬉皮笑脸地行了拱手礼。

然后就被顾大根一下抱起来,结实的臂膀依旧能将长大些的顾璋如往日那般轻松抱起来,然后伸手弹了一下他的额头:“又顽皮!”

顾璋连忙告状:“娘,你看爹他欺负我。”

秋娘看向顾大根:“你做什么了?”

顾大根挠挠头,嘿嘿笑着解释:“我就是顺手。”

秋娘也伸手放在他腰间软肉上:“那我也顺手。”

顾大根缩缩脖子,想逃又不敢,只能连忙讨饶:“错了错了。”

顾璋笑得乐不可支。

顾老爷子和王氏在一旁也笑道,“这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乐了好一会儿,才消停下来。

他们坐下来,顾老爷子道:“咱要是能穿这身衣服回乡一趟,那可真是风光。”

这话一下引发了顾家人的共鸣。

衣锦还乡,想想都觉得风光。

王氏也感慨:“当初咱们饿肚子的时候,谁能想到还有这一天呢?”

想起原来只能吃粗粮,每日在地里忙碌,还被周围人劝说觉得傻的日子,都觉得恍若隔世。

顾璋道:“反正要下去那么多县城,肯定有机会的。”

顾璋兴致勃勃的出主意:“这样,到时候弄个马车、再来个轿子,到时候官府肯定要派人给你们当帮手的,浩浩荡荡的回去。”

顾家人都被吓到了。

“这,这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顾老爷子忐忑,他不过是想穿着这身衣服,回去和老伙计们炫耀炫耀。

怎么就还配上轿子了?

“不对,怎么官府还要派人跟着咱们?”顾大根抓住了重点。

顾璋解释道:“给朝廷办事,当然要有人,要不就你们上路,我可不放心,而且去到下面村里,总不能什么都亲力亲为吧?”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都紧张起来。

高兴和兴奋劲儿过了,他们才突然意识到,他们这是要去给人提高产量。

这活他们不会啊!

顾璋安抚道:“别紧张,很简单的。”

很简单?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微微松了一口气。

若是问心学院的学子在这儿,怕是不敢相信顾璋口中的简单。

对外人随便,但顾璋对早就划拉到自己地盘上的人,是很仔细耐心的。

他知道说原理、讲道理、引经据典的来讲肯定不行,早早就准备好,将过程干脆利落的划分成几个步骤。

傻瓜式操作。

他细细的给讲了,怎么种,如何种,不同时期怎么护养土地。

比如,要怎么烧草木灰肥沃土地,要选择某种特定的树木,因为宁都这片土地普遍缺少这种树木中所含的营养元素。

这都是日日年年下地都在干的活。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听了,倒是没那么紧张了,反而有种进入了老本行的轻松感。

“这跟你给你德贵叔讲得差不多嘛,就是麻烦了些,也就是多费一些工夫。”顾老爷子默默复盘。

爷俩生怕自己忘记了。

还找顾璋拿了纸笔,用文字笔记+大部分涂鸦的形式,写了一份恐怕只有他们自己能看懂的笔记。

连顾璋这个本尊,都没能看懂上面写写画画的是什么。

每天都有些紧张的凑在一起复习,生怕忘记了。

在出发的前一天,顾璋准备了一个盒子,上面有一把小锁,盒子里装了他从系统里兑换的药剂。

顾璋将盒子放到他们的行李中,然后把钥匙放在锦囊中,在锦囊中配上了一张纸条。

纸条上,有他画的简笔画,一个小人拿着五瓢水,往只放了一瓢水的水桶里倒水,最后浇到地里。

他对顾大根道:“如果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给我写信,让人加急送回来,如果情况实在很紧急,连信都来不及送,就把这个锦囊打开看。”

顾大根好奇的打量手里漂亮的锦囊:“这里面装了啥?”

顾璋道:“能帮你们解决困难的东西。”

他语气自信,一下给顾大根和顾老爷子安心了。

他们不怕种地,也不怕累着,就怕自己没弄好,给人地里弄坏了,那可就罪过大了。

虽然不知道顾璋到底给他们准备了什么,但是不论是顾大根还是顾老爷子,下意识都相信顾璋,觉得他肯定不会胡说,心里是有数的!

翌日。

钦差萧裕、宁都知府、燕老三人一同出现在城门口。

带着两列队伍,骑着衙门的骏马,身着官服,威风凛凛的站好。

萧裕对顾璋道:“按照你说的,每个县只选出了一两个村子,这是名单和地图。”

宁都府下十几个县,顾璋自然不想让他爹和爷爷如此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