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鬼索(第3/5页)

毕竟不是谁都和他一样幸运,能遇到姜武这样武艺不俗,又兢兢业业、尽心竭力的。

“若炮制需要什么材料找不到,可跟师父说,师父若找不到,去信京城也定能找到。”

顾璋抱住燕老手臂:“师父果然最疼我。”

燕老推开他,笑骂道:“去洗漱,一身汗全蹭在我身上了!”

“哈哈哈,我就蹭。”顾璋还真特意蹭了一下,才快活地跑去洗漱。

他跑得特别快。

燕老气得想打人都捉不到。

***

等洗漱完。

就乘着马车回了顾家。

在去燕府前,他特意派人到家里说了一声,好报平安。

这会儿回来,院门大开,简直门庭若市,许多街坊邻居,都在院子里坐着好奇唠嗑。

顾璋在马车上,都能听到里面有人打听。

“秋娘,你怀孕的时候喜欢吃啥?”

还能听到明显苍老的声音,像是对着王氏攀扯:“老妹,你家小石头原来在家下地干活吗?他怎么想出增产的法子的?”

“对啊,给我们讲讲,小秀才公原来在地里怎么干活的?你们家是不是田里遇到啥问题,他一下就解决了?”

王氏和秋娘显然都努力想了想。

怎么也没想起来,顾璋到底干过什么农活。

别说播种、耕地这些累活了,连稍微轻省一点的活计中,唯一做过的,怕就是那年丰收,拿着小篮子,跟着王氏在后面捡遗漏的麦穗了。

秋娘如实道:“小石头在家,真没做过什么农活。”

王氏也没什么心眼,直接答道:“好像也没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小石头解决,这几年地里都没出什么岔子。”

顾璋本觉得这样没什么。

没料到院子里突然传出数道惊呼声。

“这几年都没问题?这可真是小农神保佑了!”

“你家可真疼他,都没下过地,原来吃点苦,现在可享福了!”

“没种过地也就是光看看,就能想出增产的法子,这脑子怎么长的?秋娘你可不能藏私,怀你家小石头的时候都吃了什么进补,跟我们说说!”

顾璋:“……”

又没什么大灾大难,按照祖祖辈辈的经验来种,不瞎搞,能出多大问题?

也没什么补品,那时顾家也就刚刚日子好一点,顶多就是吃点农家常见鸡蛋、鸡肉之类的。

顾璋走到院门前,差点被这些言论,惊得被门槛绊倒。

刚刚没被姜武摔在地上,这会儿要是平地摔在家门口,那可真是太倒霉了。

“咳咳。”顾璋扶着门框稳住身体,然后轻咳两声,提醒院子里聊得正欢快的众人。

“哟!你家小秀才公回来了。”

“瞧瞧这仪表堂堂、一表人才的模样,不知有多少人想嫁,也到了年纪了,可以开始相看了,秋娘你当娘的,可要看着点,读书人就是粗心,脑子里不想着这个。”

顾璋觉得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他怎么就到相看的年纪了?

他分明还是个孩子!

怎么说也要到十八岁吧?

顾璋赶紧道:“娘,我请了师父来家里做客。”

听到顾家有客,可能还是了不起的人物,院子里笑得开心,聊得起劲儿的人,顿时都紧张起来。

连忙找借口告辞。

“我要回去煮饭了,咱下次再聊,秋娘我说的事你可别忘了!”

“我也要去找找我家小兔崽子,不知跑到哪里玩去了,这么久都没回来。”

很快,院子里就清净下来。

秋娘和王氏原本还是有点怕燕老的,但到府城之后,接触得多了,还被顾璋灌输“没人爱只能孤苦伶仃一个人住在家乡的老头”的凄惨背景,顿时就放松多了。

甚至偶尔看向燕老的眼里,还会带上点怜爱。

秋娘赶紧道:“那你还不快请你师父进来。”

顾璋请了师父进来,又拉着姜武陪他一起搬行李,他家院子小,他也不习惯那么多陌生人在家里进进出出。

姜武无奈做了苦力,把东西都搬进了顾家院子里。

几个村送的东西,都并不贵重,但都是精心准备的,有些人看了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格外得王氏和秋娘的喜爱。

都夸赞,这些是好用、耐用、用料扎实的好东西。

对有乡村生活几十年经验的她们来说,用起来别说多顺手了。

“咱包点饺子吃吧?”

“然后再烤只鹅,我想到了一种吃法,等会试试!”

“师父想吃什么?我再去附近酒楼弄点菜。”

有了顾璋东一句、西一句地,小小的院子里顿时充满生活的烟火气。

无论是为护兄长仕途,孤身一人回家乡的燕老,还是心里惦记着孩子好多天的王氏和秋娘。

甚至顾璋自己,都在风尘仆仆好些天后,脸上浮现轻松又惬意的浅笑。

连姜武都蹲下来,惯着要求颇多的顾璋,宰杀依旧嚣张的大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