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盛世来25(第2/5页)

最迟的,也就在第二天清晨醒来,立马就反应过来。

“昨日怎么会这么糊涂?这都没有注意到?”

戎景山:“还不是被顾瑶光那小子气昏了头?”竟然用这种方法骗他签子,亏他还真的觉得那小子可怜。

顾璋的良心肯定都被狗给吃了!

等早朝开始,立马有吏部的人出列,提出这个问题:“天工学校中有几十名女子,我朝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

“此言差矣。”顾璋十分淡定地出列,反驳:“我朝开国天子赵先祖麾下就有女官,当年也为先皇开国立下赫赫战功,在粮草、银钱、兵马之途,都有名气不俗的女官。”

说起这些,顾璋就有些感慨,基因还真是有点神奇,上辈子学历史的时候,宋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废没气节,当俘虏、受牵羊礼。宣朝的皇帝,像是有点胸怀宽阔的基因。

这些在乱世中崛起,为开国立下功劳的女官,都被史书清清楚楚地记载下来,而不是像上一世他学的历史那样,大多被抹去,或者简笔,甚至被刻意抹黑泼脏水。

尽管随着时间流逝被淡忘,但是史书上起码没有歪曲和泼脏水。

顾璋在翰林院的时候,就为了秋娘去查过这些资料,这会儿侃侃而谈,一下就说出好几名开国女官,然后他反扣一顶大帽子:

“能说出我朝无女官的先例,看来大人学业还需加强。身在吏部,竟然连我朝官职都没有了解清楚,如何能担得起为朝廷选官之责任?”

吏部侍郎连忙朝明盛帝请罪。

朝中许多人也都被顾璋说的这些震撼到。

先皇麾下竟然有女官?

两百多年过去,历史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只存在于文字与史书中,如今被顾璋一页页翻开。

昨天为什么没有及时意识到?除了被顾璋那招弄懵了之外,何尝不是因为下意识地忽略?所有关于政治、军事的事情,潜意识就已经将女子排除在外,从没想过还有女子的份。

有思想古板的儒生依旧接受不了:“先皇那也只是任用了几个优秀、又出类拔萃的女子,天工学校里可有几十个,这怎么能一样?”

顾璋脸上满是疑惑:“难道天工学校的女学生们不优秀,不出类拔萃吗?不仅前十里有三个女子,许多女子的发明也都被诸位交口称赞。”

他还一笔笔都记着呢,还有签字画押!

老顽固被噎住,好不容易消下去的火气又冲上来,怎么就被这臭小子诓骗,签下了名字呢?还觉得他好,真是瞎了眼了!

这简直是个混世大魔王!

相比男子入朝为官,女子入朝为官冲击力显然更大,昨日还没人站出来反对,这会儿人是一个接一个。

“女人就该待在家相夫教子,怎么能出入朝堂?若如此牝鸡司晨,谁来照看家中事务?谁来养育孩子?天下岂不是乱套了!如此牝鸡司晨,有违天和,是会导致天下大乱的!!”

顾璋此刻的心情只有:“……”

他也难免带着些怒气质问道:“天工学子里这么多女学子都做造福百姓之事,不知养活了多少家庭,不知让多少婴儿免于被抛弃,难道不比她们在家里照看孩子强?怎么不见天下大乱?”

“还有违天和,怎么不见老天干脆降下雷电,把她们直接劈死?”顾璋嗤笑,“你能研究出织布机,让天下百姓有衣可穿吗?你能想出蜂窝煤,让一地百姓有暖冬少冻死之人吗?你能让几个城池的百姓个个都记得你的好,心中切实感恩于你吗?”

咄咄逼人的一连质问,让刚刚还慷慨激烈地喊着“牝鸡司晨,有违天和”的人,面色发白,唇角哆嗦:“你,你……”

“父皇,儿臣也支持顾总督。”年仅十五,刚刚获得上朝资格的赵淳,他站出来道,“顾大人花大精力培养了她们,朝廷也投入了许多的银钱,好不容易将人培养得出类拔萃,有济世经邦之才,若回归后宅,实在是浪费。”

顾璋:不愧是他温水煮过的可爱小青蛙!

现在已经能为他呱呱叫了!

紧接着,燕先竹也站出来,表示既然先帝已经有过先例,我们不过是效仿先祖。他还暗搓搓的表示,这事情已经在京城传开了,朝令夕改的话,有损皇家颜面。

说得通俗一点:有先例,不要怕!现在改的话,多丢脸啊!!

明明是偏向顾璋的话,但燕先竹就是有法子说得圆滑又好听,好像是“我真的是全心全意在为皇上您考虑啊”,每一点都让人感觉发自肺腑,又说到人心里。

顾璋竖起耳朵听:学到了,学到了!

紧接着,李成也站出来支持顾璋,实在是惊掉了一众保守派的顽固人士眼球。

你到底被顾瑶光那小子灌了什么迷魂汤?这种事也支持他,站在他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