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无声笔(第2/4页)

此笔名曰“无声”。

不青山仙书会,纪砚曾执此笔题诗山壁之上,衣袖翻飞之间石屑崩溅!

“风过崇峦花有信,雪来岚岫山不青。笔动层汉画云开,浓墨滴落三两星。”

烟尘四起又坠落,云开雾散,一道孤月照亮石壁——

遒劲笔锋力透山石,沟壑深如刀凿斧刻!

禽兽伏洞,虫鸟隐息,万籁俱寂之中唯有青绿草色沿着诗句字字生长,不青山上赫然青色成片。

好一首,无声。

片刻寂静之后,四下爆发雷鸣喝彩:

“三寸之笔,不输三尺之剑!当真好功力!”

“不愧是晓作临池、暮画丹青的圣手纪砚!得见此诗一首,胜读万卷仙书!”

“我等恐怕需再练十年,也只能在纸上写下这样一首诗,自愧弗如!”

一首山诗动仙门。

诗无声,画无声,无声笔过尽有声。

一时间,三界争先效仿,剑修音修纷纷改学书画,各类名笔层出不穷,什么“绘清欢”、什么“芙蓉生”、什么“走云霞”......

每过一段时间,总有风光一时的修士被称为“不输纪砚”、总有一支笔被称为“无声第二”。

可无声,永远只有一支。

纵使每日都有跃跃欲试的年轻修者不远万里赶到不青山,却再没有人能在不青山上刻下诗句。那首“风起无声”被苍梧翠柏覆盖,字句永生天地间。

不青山亦改名成了画青山。

而被誉为“妙笔圣手”的纪砚本人却再没有回过不青山,只在听到那些“无声第二”时开怀大笑,于锦团花簇中多喝一杯:“后生可畏!我还是喝酒吧。”

他很清楚那些风光大多昙花一现,这世上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无声第二。

除了题诗的人名为纪砚,还有另一个原因。他没有说过,但众人都心照不宣。

因为那支无声笔,是北辰仙君江月白的传世之作。

天下无价之宝。

北辰仙君只做过三件兵器,一把剑、一支笔、一张琴。

给自己的三个徒弟。

琴名“斩雷”,铮铮一曲响,杀尽百万兵。

一张破雷惊雨的七弦琴。

曾经只用三个音震碎西北妖山,留下一道深渊巨壑。

彼时群妖奔窜,万人惊愕。乌云翻涌起,闷雷催雨下。

抱琴立于云端的身影撕下面纱——

漆黑夜色里,最先出现的是一点耀眼

喃颩

朱唇,仿佛这个黑夜是为了迎她而无星无月。

好锋利的琴、好凶悍的音!

竟是出自这样一个天仙般的女子之手。

“这、这是......”

“夜来风雨——斩雷琴!”

“她是北辰君的徒弟......晚衣!”

“是晚衣!她来救我们了!沧澜门来人了!我们有救了!”

晚衣持琴飞向夜色深处,那里是凶险妖巢,她却面不改色。

仙姿不见,唯剩飘带残影。

“走吧。”

逃命去吧。

万千凶妖,一人一琴足矣。

空中余音经久不散,是少女冷艳的施舍。

人们互相搀扶着从地上爬起,朝着着晚衣所去的反方向逃离。

有老者拄剑咳血:“老夫四十七载修行,却不及少女三下拨弦,枉活此生。”

有人劝道:“这位真人不必自轻,是她那把名琴加持,若您得了同种神兵,定然也能力破山河。”

远处传来急弦破障之声,宛如天雷降世。

北辰仙君只做三件兵器,并非他吝啬或怠惰,而是这三件兵器中皆凝结着灵元神力——皆要从炼器者本身灵脉中抽去。

拿修为甚至生命炼器,普通修士就算是炼自己本命法宝,也绝不会舍得如此。

老者黯然摇头,转身没入逃命人群。

那样的神兵,他永远得不到了。

斩雷劈裂万丈妖山,镇压凶妖三千三。

北辰仙君座下晚衣,一战成名。自此仙门无人再敢直呼“晚衣”,都恭恭敬敬喊一声“晚衣仙子”。

晚衣十九岁别师下山,云游四海。

两年前,东南修士望见海上紫云滚滚,元婴雷劫从天而落,猜是晚衣仙子渡劫。

晚衣成了三界最年轻的元婴修士,很多人并不服气,酒馆茶肆里常常有喝醉的修士感叹:“她不过是得了北辰仙君的便宜!有了一张好琴!若我当年拜入仙君门下,现如今功名较她只多不少!”

众人皆附和:“没错!说得是!”

“唉,我等只差个机缘罢了!”

“天命啊天命......”

即便许多男修都以酒后调侃诋毁晚衣几句作为安慰自己的方式,但不可否认“晚衣”这两个字依然是传说般的名字。

因为众人心里皆知,名琴根本不能化作内元修为,更无法助人直接突破。晚衣在前,给所有女修们照亮了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