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5页)

薛可进当即笑了起来,并真情实感地赞叹道:“推镰的图纸颇为复杂,单单是记得它便已很不容易了。”

五六名士兵同时推着推镰走过田地,背后还跟着两人整理秸秆。

不消片刻,原本金灿灿的麦田便只剩下了一堆硬茬。

眼前的景象彻底变了个样!

——应长川有意让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员学习农桑之术,并让他们长些记性。

但无论是他还是服麟军,都不会用珍贵的粮食来开玩笑。

早在安排众人来此收麦前,天子便已有了安排。

-

大风忽起,原本徘徊在山边的乌云迅速蔓延至服麟军上空。

庄有梨等人也在这时用过午饭,急匆匆地赶回了田边。

看到眼前场景,他们不由目瞪口呆:

“……我们,我们是不是回错地方了?”

“刚才这田里还都是麦子!”

“怎么这么快就收完了?”

说话间,众人忽然看到了士兵们手上的东西。

他们虽不认得推镰,但还是延迟反应过来——原来陛下并不是真的让我们收麦啊?

万幸,真是万幸。!

庄有梨忍不住长舒一口气,如只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坐到了田埂边:“吓死我了!差点就无法在陛下那里交代了。”

说话间他的嘴唇都不由颤抖了起来,面色更是苍白难看。

江玉珣走过去随庄有梨一道坐在了田埂旁,同时安慰他道:“别怕,陛下并非真的要罚你们,况且他并没有传言中那么吓人。”

你看我,不但危险发言了那么多次甚至还在诏狱走了一趟,不是照样好好活着吗?

谁知这一次庄有梨竟然慌忙摇头,并反驳道:“真的有!”

此时田埂边众人都在围观推镰,见没有人注意自己,庄有梨忍不住轻声说:“你可知道去年俘虏的那几名折柔战士现在在做什么?”

江玉珣想了想道:“……似乎全部向大周投诚了,如今正在军中教习骑射?”

“对!”庄有梨压低了声音,“那阿珣知道他们为何投诚吗?”

江玉珣不由摇头:“这个倒是从未听说。”

“来服麟军营地的路上,我听他们说陛下将那群折柔战士分开关押在‘圆牢’之中,并派玄印监询问他们同样的问题。”

被关在“圆牢”中的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大周官员听到这两个字,莫不心惊胆战、惶恐不安。

庄有梨一边回忆一边道:“听完他们的答复之后,玄印监不置可否,更不作任何追问。只是向那群折柔人表示‘你的同伴说的可不是这样’。”

明明正值盛夏,空气中满是燥热之意。

但说到这里,庄有梨却忍不住抱紧了手臂。

江玉珣顿了一下,忽然明白了过来……

应长川此举是在暗示那群折柔人,他们的同伴早已选择了背叛。

这样一来,说了谎话的折柔人自然心虚紧张。

说了真话的又会补充更多细节,用来佐证自己的说法。

不远处忽然生出一道惊雷,大地随之震颤。

眼看就要下雨,田地里的麦子也被手持推镰的士兵割完,聚集在此处的年轻郎官们纷纷离开田地,快步向屋檐下而去。

就在起身那一刻,庄有梨一边拍打身上的灰尘一边忍不住“咦”了一下。

他看向江玉珣,并随口道:“这些事郎官们都知道,想来也不是什么秘密。阿珣整天与玄印监在一起,居然没有听说过?”

江玉珣不由摇头:“的确没有。”

远方再次传来一声闷响,担心被雨淋的庄有梨已经登上了马车。

同时随口道:“……或许陛下不想阿珣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庄有梨的意思是……应长川这是在注意形象?

江玉珣的耳边忽然传来一阵“啪嗒”细响。

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雨滴已将降下。

江玉珣连忙跟着庄有梨一道上车。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马车缓缓向前而去,离开了服麟军收割完的麦地。

劫后余生的众人在车上聊了起来,只有江玉珣一直看向窗外,并忍不住回想庄有梨方才的话——应长川真的有在我面前注意形象吗?

下一息,江玉珣的脑海中突然蹦出四个大字:怎么可能?

应长川这种人哪里会在意外人对他的看法?

我又没向玄印监问折柔战俘之事,他们没事为什么要主动向我说天子的坏话?

……

相较于百姓,服麟军的麦子种得晚收的也晚。

马车穿过怡河平原,向仙游宫的方向而去。

大雨中,江玉珣忍不住撩开车帘,向着官道两边看去——

早在今日暴雨之前,百姓就已将小麦收割带回家中,现如今田地只剩一层余茬。

不肯浪费半点粮食的百姓,还在田间捡拾着遗漏的麦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