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3/5页)

-

羽阳宫的修葺速度比想象中更快一点。

冬至时节,用来宴饮的兰池殿已结束修缮,可以正常使用。

科考前百名考生也于这一日来到昭都,准备在羽阳宫兰池殿面见天子。

除此之外,昭都文武百官也齐聚于此。

——改制的圣旨已于三日前下达至众人手中。

只等今日过后,“三公九卿”与“任子制”将一道成为历史。

这一日注定被历史铭记。

冬至日短夜长。

不过傍晚天便渐渐黑了下去。

天上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雪,没多久便在地上积出薄薄一层。

宫灯照亮了宽阔的宫道,与宫道上浅浅一道车辙印。

羽阳宫自然要比原本是一座避暑行宫的仙游宫更加宽敞舒适。

趁着这次整修的机会,应长川还特意命人着重整修了火墙。

因此入冬后昭都虽银装素裹,可羽阳宫内却连半点寒意都没有。

在行宫内住了将近四年的天子,终于带着朝臣于初冬时节搬回昭都。

此时居住在皇宫之外的大臣,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踩着积满雪的宫道向皇宫中而去。

不远处则有一架马车缓缓驶来。

眼看羽阳宫的正南门将至,坐在马车上的江玉珣略微纠结的攥紧了衣摆。

过了一会终于压低声音对外面的玄印监说:“把车停在这里吧,后面的路我自己走就行。”

昭都的冬天总是格外冷。

他一边说,一边轻轻向手上哈气。

“江大人为何费这些功夫?”玄印监不解地转身问他,“陛下不是特许您乘车进宫吗?外面天寒地冻的,走路也不方便”

应长川绝对不是一个大方的皇帝,朝野上下只有江玉珣一个人拥有如此殊荣。

玄印监想不通江玉珣为何放着马车不坐,要去冒雪前行。

“……还是低调些为好。”江玉珣委婉的说。

群臣皆知,只有江玉珣能乘马车进入羽阳宫。

这一路上所有人都将视线落在了这辆车上,并在它路过之时引起了注目礼。

这几年来江玉珣脸皮虽变得厚了一点,但仍不习惯成为八卦的中心,更别说是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里。

玄印监虽然不懂江玉珣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还是按照他说的将马车停了下来:“是,江大人。”

江玉珣终于缓缓松了一口气,撩开车帘走了下去。

冷风扑面而来,裸露在外的皮肤随之生出一阵刺痛。

还没等他缓过神,周围官员就一窝蜂地围了上来:

“江大人好!”

一名身着红衣的官员向江玉珣抬手行礼:“冬至时节,迎福践长啊!”

还不等江玉珣回礼,那人便被同僚挤到一边:“几日不见,江大人风采依旧——”

众人默契地没有问江玉珣为何下车,而是第一时间与他套起了近乎。

江玉珣默默向后退了半步,忽然有些后悔下车的决定……

然而木已成舟,被围在人群之中的他只得硬着头皮笑着答道:“诸位大人也是。”

直至今日,江玉珣依旧负着“侍中”之职。

身为天子秘书的他对朝堂上的官员都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此刻,面对着周围这乌压压一大片人,见惯了各种场面的江玉珣都忽然有一些脸盲。

冷风吹过宫道,大雪簌簌落下。

眼见着江玉珣的狐裘上积了一层薄雪,立刻有高情商的官员提议道:“我们先不围着江大人了,等到了兰池殿暖暖身再说!”

刚才围在江玉珣身边的人立刻散到一边,并跟着应和了起来。

“有道理!”

“任大人所言极是——”

起先向他问好的那名官员终于瞅准时机凑过来说:“江大人这一路奔波,实在是辛苦了!”

听到这里,江玉珣不由心虚了一瞬。

不同于回家居住、休息的朝臣,这段时间他都是在羽阳宫内居住的……

原本应长川还想要江玉珣直接留在羽阳宫中,并与自己一道前往兰池殿。

江玉珣与他讨价还价了半晌,应长川这才肯放他出宫一趟做做样子。

想到这里,江玉珣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古怪。

还好宫道昏暗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

-

“江尚书!”熟悉的声音穿过宫道落在了江玉珣的耳边。

他转身看到,庄岳和庄有梨父子也已来到羽阳宫中,此时就在不远处朝自己招呼。

终于……

看到他们江玉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并立刻打着“叙旧”的旗号摆脱了周围人。

江玉珣不知道今天究竟多少度,只知羽阳宫内新挖的人工湖上已经生出了一层薄冰。

雪势渐渐大了起来,还好兰池殿就位于羽阳宫南侧,离宫门不远。

没过多久江玉珣一行人便走入了大殿之中。

高高的夯土台上,积了一层薄雪的兰池殿好似月桂高阁,除了端庄华美以外还多了几分平日里少见的缥缈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