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信号(第3/4页)

怀里的小身子软软的,让夏芍差点没绷住情绪,赶紧低下头,用力眨了眨眼。

看到小承冬也仰脸望着自己,夏芍蹲下/身,把两个崽都搂过来,压低声音,不想外面的夏母听到,“半夏看错了,妈妈是大人,大人怎么会哭呢?”

“可姥姥是大人,姥姥晚上哭哭。”

小半夏的话再次让夏芍一愣,“你说姥姥晚上哭?”

半夏点头,就连小承冬也搂着她的脖子,“在被窝里,姥姥不让说。”

夏芍心里一沉,还要再问,外面突然传来陈寄北的声音,“妈!妈你怎么了?”

她赶忙出去,正好看到陈寄北丢下柴火,接住软倒的夏母……

“我没事,就是有点累,躺躺就好了,你们不用管我。”

夏母是被陈寄北跟夏芍扶回屋的,放到炕上缓了好半晌,才找到力气说话。

她虽然身体不好,但来东北之后吃得饱,有点小毛病也不严重,已经很久没有如此苍白。

夏芍能看到她脸上的憔悴和眼底的暗淡,就如自己刚穿越过来睁开眼,看到她在炕边握着自己的手,说都是妈对不住你,边说边掉泪时,流露出的神色。

这让夏芍又想起两个孩子的话,“妈你是不是都知道了?”

夏母没说话,紧紧闭上眼,眼角却还是有水光闪烁。

两个孩子一见,忙趴到炕边喊姥姥,被陈寄北一手一个,暂时抱了出去。

听到门关上,夏母这才放任眼泪流下来,“我昨晚梦到万辉了,还有广播。广播里说国家派了高炮部队上战场,万辉就是在高炮部队,我记得一清二楚……”

母子连心,夏芍已经很努力在瞒了,还是没瞒住。

之前她拿了假信给夏母,夏母反应就不太热烈,估计也是有什么第六感,总觉得心里不舒服。

夏芍喉头发哽,“妈你别担心,之前不告诉你,就是怕你接受不了。寄北他表哥的大舅哥在部队,已经打听到了,万辉他们团刚出发不久,不方便,过段时间说不定就有家书回来了。”

夏母听了,还是半晌没做声。

夏芍握住夏母的手,还要再劝,夏母突然反手回握住她,睁开眼,“万辉会好好的,咱们都要好好的,等他从战场上回来。妈还有你,有小陈、承冬和半夏。”

言语笃定,还在她手背上拍了拍,“妈知道你不说,是怕妈担心,你别怪自己。”

到了这种时候,体谅女儿依旧多过于体谅自己。

夏芍心里酸酸的,突然就想起了奶奶,想起上辈子那个和自己没什么缘分的妈。

夏母见她抿了唇不说话,再次拍了拍她,“行了,我没事,你去让小陈跟两个孩子进来吧,别吓着孩子。你俩这也该去上班了,饭还没吃。”全是关心别人的话。

夏芍跟陈寄北哪能放心,还是轮流请假,在家照顾了夏母两天。

大概是有两个孩子在身边闹腾,能让人多一点开怀,少一点烦恼。而且夏芍也说了,战场上也能写家书,好歹也是个盼头。

果然到了月中,终于有没贴邮票的家书到了,信上还嘱咐夏芍别告诉夏母。

“一个个的都这样。”

夏母忍不住数落,又忍不住激动地落泪,抱着信,晚上睡觉都放在枕头下,更是每天听广播,关注前线的战事。

另一边,省城食品厂来学习的人也到了。

来人很低调,下了车自己找来的厂里,点名要找夏芍。

夏芍亲自出去接的,面上什么都看不出来,没有得意,更没有讥嘲。

这种大方又大气的态度,反而衬得省城食品厂狂妄自大,还不如江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

这让省城食品厂来的两个人更加难受,尤其其中一个人还是在上次培训中见过夏芍的。

回去后车间找他们问话,那人想了想,“不好说,厂子是不大,但他们研究配方那个人很年轻,才二十来岁。这个年纪,谁也不知道她以后还会不会出新东西。”

才二十来岁?

几个大师傅都有些意外,“这个年纪,应该还在做学徒吧?”

他们那个时候,二十来岁就算不是学徒,也只能听师父的做点简单东西,哪可能研究配方?

几人都不大信,“估计是故意捧出来的,还是先看东西吧。我那时候不也有个少东家,年纪轻轻就能研究这研究那,最后搞半天,全是背后有人给他想的。”

别管信不信,反正没几天,省城食品厂总算把葱香苏打饼干上了。

到了年底要评选省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工作集体的时候,江城推荐的名单里也有江城食品厂。

而且因为东西销量不错,他们这次的交流会办得成功,最终还真拿到一个先进工作集体。

奖是夏芍和车主任去省里领的,老罗说自己只是质检员,怎么也不肯去。奖状拿回来,他却亲自盯着人贴在了车间办公室,还感慨:“怎么没给小夏个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