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新领地 10(第2/5页)

费迪南一直自视甚高。这是他已然形成的对自己的态度的一部分,而这态度丝毫不让人感到意外。从独木舟到汽船上的一等舱,从森林里的村庄到理工学院,再到实习官员——他已经跨越了多少个世纪!他这一路也不容易,比如叛乱时期,他就曾想过逃避。但后来,他学会了接受自己和这个国家的各个方面,什么都不拒绝。他只知道自己的国家和它所提供的东西。国家给他提供的一切,他都想要当作自己应得的。这有点儿像自负,不过也可看成是一种轻松开放的心态。他在各种场合都能轻松自如;他接受所有处境;他到哪里都能保持自我。

送别的时候他给我的感觉正是这样。那天早上,我去领地接他,送他去码头。车子开出领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破烂房屋,中间东一片西一片的玉米地,四处流淌的污水,一堆堆细碎的垃圾,这种反差对我的刺激比对他大。和他在一起,想着他的自负,我选择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他却说起了这种反差,但没有指责,只是把它当成小镇的一部分。在领地,他和熟人道别时言谈举止就是一个实习官员的样子。坐上我的车,他又变得像个老朋友。到了码头大门口,他又成了非洲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快乐、耐心,完全融入了熙熙攘攘的集市环境之中。

Miscerique probat populos et foedera jungi.我已经很久没有去想这句话透露出来的虚荣了。在汽船停泊此处的日子里,刻着这些字的纪念碑周围成了集市,而纪念碑只是这集市风情的一部分。我们艰难地穿行于人群之中,身边跟着一位老人,他比我们两个人都虚弱,却要负责照应费迪南的箱子。

一盆又一盆的蛴螬,一篮又一篮捆绑着的母鸡。商贩或者买主有时候会拎着一只翅膀把鸡提起来,疼得它们咯咯乱叫。目光呆滞的山羊走在踩得光秃秃的、坑坑洼洼的地上,一路走一路找垃圾甚至是纸片吃;还有毛发湿漉漉的猴子,样子惨兮兮的,腰上紧紧地束着绳子,边走边吃花生、香蕉皮或者芒果皮,但吃得没滋没味的,仿佛知道自己不久也会成为盘中餐。

到处都是神色紧张的丛林来客。驳船的乘客们在辞别送行的亲朋好友,赶赴一个个偏远的村庄。照料固定摊位的坐商(有两三个就在纪念碑脚下),以及他们盒状的凳子、做饭用的石头、锅碗瓢盆、大小包裹,还有孩子。游逛者,残疾人,行乞者。还有官员。

如今的官员多如牛毛。汽船一到码头,这一带的大部分官员似乎都活跃了起来。这些官员不都穿着警察或军队制服,也不都是男性。总统为纪念他死去的母亲——他在演讲中称之为“非洲女性”——决定把尊重和荣耀奉献给尽可能多的女性,为此,他安排大量女性充当政府公职人员,有时候并未安排明确的职责。

费迪南、我还有搬运工一行三人在人群中颇为显眼(费迪南的个头比本地人高),所以一路上我们多次被拦住检查证件。有一次我们被一位妇女拦住。她身穿长长的非洲棉裙,身材矮小,如同那些在村庄的河道上撑着独木舟或者搬运货物的非洲女人。和她们一样,她的头上也没几根头发,像剃过一样,但脸长胖了,长圆了。她和我们说话的口气很粗鲁。她拿着费迪南的汽船票(一张是船票,一张是餐票)打量,明明拿反了,却像在认真看,还皱着眉头。

费迪南面无表情。她把票还回来的时候,他说:“谢谢你,公民。”他的口气没有嘲讽的味道,那女人紧锁的眉头松开了,露出了微笑。这一套例行公事的主要目的好像就是为了满足她想要得到尊重和被称为“公民”的愿望。官方现已正式宣布“先生”、“女士”、“伙计”这些称呼为非法,总统下令所有人以“公民”相称,男的是“男公民”,女的是“女公民”。他在演讲中经常两个词连用,听起来就像乐句。

我们在等候的人群中缓慢地朝着码头大门的方向行进。我们只有一直往前挪动,否则前面的人就不会让出地方。到了大门口,我们的搬运工似乎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他把行李放到地上,向我们要钱,起先要价很高,但很快就接受了我们的还价,拿了钱一溜烟跑了。这时大门却莫名其妙地关了,把我们挡在外面。士兵们看了看我们,然后把目光移到别处,不管我和费迪南怎么说好话都不行。我们就在那里站了半个多小时,紧贴着大门,听任烈日暴晒,忍受着难闻的汗臭味和烟熏菜的气味。然后,一个士兵又莫名其妙地把门打开,放我们进去,不过只让我和费迪南两个人进。费迪南有船票,我有码头出入证,但看他们的样子,就好像给我们帮了多大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