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3页)

[33]约翰·班扬(1628—1688),英国基督教作家、布道家,所著《天路历程》被誉为最著名的基督教寓言文学。

[34]奋兴布道会是一种鼓动性的福音布道会,意在复兴基督教信仰。

[35]原文为法文。

[36]法国北部城镇,靠近比利时。

[37]黎凡特指的是中东托鲁斯山脉以南、地中海东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美索不达米亚以西的一大片地区。

[38]埃德蒙·冈特(1581—1626),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

[39]果阿邦是印度面积最小的一个邦。果阿曾是葡萄牙海外领地。

[40]“德干之马”是英国殖民时期印度的一支正规骑兵部队。一战期间,该部队被派往法国,为西线的战事效力。

[41]原文为法文。

[42]原文为法文。

[43]原文为法文。

[44]原文为法文。

[45]爱德华·伯恩-琼斯爵士(1833—1898),英国画家、图书插画家、彩色玻璃和马赛克设计师。

[46]原文为法文。英国诗人济慈曾有同题诗作,拉斐尔前派画家也常描绘这一主题。但伯恩·琼斯没有以此为题的画作,佩罗恩可能混在一起说了。

[47]原文为法文。

[48]苏格兰高地警卫团,绰号为“黑卫士兵团”,上文的“第四十二团”指的也是该团。

[49]破调起初是美国流行音乐的术语,指一种大量使用切分音的曲调。一战时期这个词广泛地出现在各种战地小调中,用来指破破烂烂、毫无组织的样子。

[50]阿诺特·丹尼尔(1180?—1210),普罗旺斯的行吟诗人,他被意大利诗人但丁称赞为“最佳手艺家”,被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称赞为“无上爱情大师”。

[51]出自《圣经·马太福音书》。

[52]英法协约,又名挚诚协定,是指一九〇四年四月八日英国和法国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标志着两国停止关于争夺海外领地的冲突转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

[53]威廉·贺加斯(1697—1764),英国著名画家,版画家,讽刺画家,欧洲连环漫画的先驱,他的作品经常讽刺当时的政治和风俗,这种风格后来被称为贺加斯风格。

[54]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

[55]原文为法文。

[56]原文为法文。

[57]原文为法文。

[58]阿尔弗雷德·德雷弗斯(1859—1935),法国犹太裔军官,一八九四年被误判为向德国提供军事机密,引发“德雷弗斯事件。”

[59]五百张全开纸为一令。

[60]此处应指华氏三十度,相当于零下一摄氏度。

[61]在但丁的《神曲》中,冰冻层是第九而非第七层。

[62]这句话原文为兰开夏郡方言。

[63]原文为法文。

[64]此处指军方发放给士兵妻子的补贴。

[65]锡诺普的第欧根尼,古希腊哲学家,犬儒学派代表人物。大约活跃于公元前四世纪。据传说,第欧根尼在中午打着一盏点着的灯笼穿过市井街头,碰到谁他就往谁的脸上照。他们问他何故这样,第欧根尼称,他想试试能否找出一个诚实的人。

[66]选自科尔曼·戈兹作词、瓦尔特·唐纳森作曲的《我们会在我的肯塔基老家欢度佳节》。

[67]现位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交界附近,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68]维纳斯堡(或称维纳斯之山),理查德·瓦格纳《唐豪瑟》一剧中的主要场景之一,在这个地方,唐豪瑟喜欢上了女神维纳斯,而将未婚妻伊丽莎白抛弃。西尔维娅渴望提金斯,同时鄙夷瓦伦汀,此曲十分符合她的心境。音乐剧中,唐豪瑟最终回到未婚妻身边。

[69]原文为法文。

[70]法国著名民歌,主题为庆祝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加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他在战争中大展神威。此歌是展示西尔维娅通晓音乐的又一用例。

[71]原文为拉丁文。

[72]希腊神话中好酒色、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

[73]指加里波利之战,是英法两国意欲攻占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而于一九一五年四月发动的战争,英法惨败。

[74]即薛西斯大帝,大流士一世之子和继承人,发动第二次希波战争,惨败,波斯帝国由此转衰。

[75]指提金斯。后文O.H.将军指奥哈拉将军。

[76]即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英国一所培养初级军官的重点院校,位于伦敦西部。它曾与美国西点军校、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事专科学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