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之路(第3/4页)

剩下的问题是脱身的具体时间。过去所有离开的人都是选择了夜晚:在夜幕遮掩下当然方便得多,所以每一次追捕逃犯都是夜晚。这给他一个启示:夜晚是最危险的时间。夜幕遮掩了鹰犬的眼睛,可同样也挡住了逃亡之路。大山、石头、茅草、沟谷,这一切都会成为他的对手。而在白天,只要把最初那一刻躲过,就可以放开脚步奔跑,绕过山岭,钻入灌木……天完全黑下来时,最初的危险也就过去了。他可以在出逃的第一夜找个地方睡一觉,第二天积蓄力量再跑……

想来想去,他认为最好的时间就是中午。这时候的监管人员都在午睡;而且有一个更好的理由:这可以获得半天的时间用来赶路;而当他们发觉了,追来时,他会逃得很远——天也黑了。这个夜晚那些人不可能在深山野地里一直待到黎明。

他考虑得很细,并坚信自己会成功。他在心里呼唤:云嘉,你的目光呢?我需要你的目光指引啊……

3

他观测了天气。凭长期农场生活的经验,他料定一连几天天气都会很好,无风、晴和、温暖。他翻了一下日历,发现明天是17号。“就是这一天了!”他一直认为“7”这个数码让人喜欢,为什么?可能因为它的样子很像一支拐杖。“又是拐杖!”他想。

自从定下了那个时刻,他就冲动起来了。他记得那个可恶的混蛋,就是那个想把采草药书据为己有的家伙作过一首劣诗,题目就是《农场啊,我的母亲》——在即将告别“母亲”的这个前夕,他还真的感到了一点点留恋。留恋什么?留恋折磨、困苦和难以忍受的侮辱、一阵阵血腥气吗?当然不是。留恋什么讲不清,可能在这儿生活久了,包括在此目睹的那些血泪,付出的汗水和鲜血……是这些让他不能舍弃。

人哪,舍不得幸福也舍不得苦难。他明白要告别路吟的坟头,要告别那些默默不吭一声的难友了。这些人啊,低着头,一步一步往前,平时很少说话,遇到天大的不幸也只是投过默默的一瞥。可是在这个时刻他才发现,他们之间竟然无所不知:每个人都裸露着一颗心。

坐在这个安静的小屋里,这个蓝玉设下的独特囚笼里,他一阵得意:对方怎么也想不到,猎获物正在把这个囚笼一点一点咬出一个通洞呢!他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精神体验,这是很奇怪的。他逃离的是不可捉摸的貌似神圣和巨大的一团……是什么?不知道。他只是要逃离它……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明白:那些逃亡者在面对这个时刻会下了怎样的决心。他这会儿深深地敬佩他们,这种敬仰之情在此刻达到了顶点。他开始像那些人一样叮嘱自己、坚定自己。

他还想最后总结一下。他简单而又迅速地把自己来这儿的前前后后想了一遍,一个一个关节都作了重新审视……结果他对自己的结局、时下的结局仍感茫然和费解。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恶名”因为传得很远,所以人们才知道有一个“邪恶的天才”。他在漫长的干校和劳改农场里多次细细反省咀嚼,直到今天,直到这最后总结的时刻。他认定从今以后,过了这个时刻,他将无力作出这种总结……像过去大大小小的总结一样,他没有把自己的“罪行”推翻——因为他真是有罪的;可是他的那桩大罪至今只由自己审判;而其他的“罪过”尚不足以经受这么严酷的折磨,特别是与妻子的生生分离。这种折磨无论如何是一个人所不能接受的。

整个的一天很像春天。他把窗子打开,看着蓝蓝的天空,看着那个照彻了整个大地的太阳,直看得泪水顺着脸颊流下……就在这时有人敲门。

蓝玉进来了,对方看到了一张泪脸。锥子一样的目光盯过来,曲浑身发抖。他完全没法从刚才那种情绪里解脱,“哦哦”着往后退了一步。

“嗯?”蓝玉欠身向前。

曲嗫嚅:“我想……老婆孩子!”

“那就好好干吧!我们准备给一些人安排一点假期。你在干校歇过假期没有?”

“没有,没有……”

曲知道这是绝无希望的事情。这是骗人的,罪犯怎么会有“假期”。有人提出让家里人来探望一下都被拒绝,他们怎么会放人走呢?

蓝玉走到写字台前翻动那几本文稿,皱着眉头。他认为工作进度太慢了!曲站在旁边看着,暗暗为自己祈祷。

他好不容易走掉了。接着就是午饭。这是最后一餐了。曲双手颤抖捧着碗,吃不下去。但他知道这一顿饭必须吃好。他张开没有牙齿的嘴巴费力咀嚼、吞咽,脖子不断伸长,做着一种奇怪的吞咽动作。旁边没有人看,他吃得很快,一会儿就把所有的食物打扫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