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十四(第3/3页)

“尝尝青苞米[7]。”车上戴草帽的青年庄稼人喝住了马,向他俩招呼,他解开麻袋,拿出十来多穗青苞米,送给他们。趁着车停时,车后跟着的马驹子,连忙赶上来,把嘴伸到老骒马的肚子下面,用嘴巴使劲顶奶。

他们往前走,车道两旁,家家的园子里好多黄灿灿的向日葵,夹杂在绿色的豆角架子的中间,他俩走进一家人家的园子里,并排坐在柴火堆子上。赵玉林卷着烟卷。在这里,萧队长最初跟他说起了入党的事情,谈了好半天。

赵玉林回去以后,一夜没有合上眼,心里说不出的快乐。他感觉他是共产党员了。他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屋里的醒来问道:

“你寻思啥呀?老睡不着?”

他不吱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星星满天,露水满地的时候,赵玉林跳下地来,背起钢枪,上工作队去了。就在这一个早晨,赵玉林写了入党申请书。不久,他又填了表。赵玉林,一个穷困的庄稼人,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的候补党员了。候补期是三个月,在“介绍人的意见”一栏里,萧祥写着下边三句话:

贫农成分,诚实干练,为工农解放事业抱有牺牲一切的决心。

郭全海、李常有和白玉山也都先后分别填了入党表。

————————————————————

[1] 用马拉犁压死垄沟里的草芽,叫做趟地。

[2] 橛子:很窄的木牌。

[3] 打唧唧:吵嘴。

[4] 打地:量地。

[5] 抹脖子:杀头。

[6] 垄越少,地越好,又便于耕种。

[7] 新摘的,外皮还带青色的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