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3/3页)

奥布莱恩说:“你拐弯了,还没到那儿。我们再回到日期,单一份调查报告是不足以让你反应这么快的,它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作用。”

布兰迪说:“是的,我是根据柏林接触的判断,不,应该是直觉。”

奥布莱恩说:“你的根据,是根据与这个人接触的过程。好,我们就到这儿。我需要你把详细过程写出来,每句话,每个细节,不允许出现任何修饰词。这是工作程序,在这个程序里你的工作是还原、呈现,判断是别人的工作,不是你的事。”

布兰迪说:“好的,我尽快把材料给您送来。”

这又是一次简短的谈话,没几分钟就结束了。

3

奥布莱恩收到布兰迪《在柏林与叶子农的接触》的纪实报告已经是第三天了,布兰迪的报告很详细,从罗家债务危机、柏林债权人会议、布达佩斯劳务输出计划等凡是跟叶子农有关联的内容都详细做了叙述,奥布莱恩从每句话、每个细节、每个逻辑关系去分析、判断叶子农这个人,这种专业分析,就像考古学家在一把土一块石之间破解事物的真相。

这天下午,奥布莱恩写了一个简短的个人意见:《关于叶子农的调查报告》、《大型电视片〈共产主义运动一百年〉立项申请报告》、《在柏林与叶子农的接触》3份文件已阅,同意布兰迪对叶子农可能具备撰稿该政论片理论能力的判断。

写完意见书,他给总裁办公室秘书打电话,问:“总裁有客人吗?”

女秘书回答:“没有。”

奥布莱恩说:“如果总裁现在方便,我到他办公室去一下。”

女秘书回答:“好的,别挂电话。”片刻之后回复,“总裁请您过来。”

奥布莱恩拿上布兰迪送来的3份文件和一份自己的意见书去见总裁。

乔治看上去兴致很好,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品咖啡,左手夹着粗大的哈瓦那雪茄,那只硕大的木雕烟缸也被移到了茶几上。见奥布莱恩进来,马上起身让座。奥布莱恩刚坐下,女秘书随后又送来一杯咖啡。

奥布莱恩把文件放到茶几上,把意见书递给乔治,笑道:“你气色不错。”

乔治说:“白宫政要下个月出访中东,商务代表团名单有迪拉诺公司,这就是说大气候成熟了,我们跟沙特那笔生意谈了一年,该签字了。”

奥布莱恩说:“嗯,好消息。”

乔治举了一下雪茄说:“来一支?”

奥布莱恩摆摆手说:“不。谢谢。”

乔治说:“我喜欢丘吉尔叼着雪茄的样子,可惜我没他那么胖。”

寒暄了几句,乔治看意见书,看过之后说:“布兰迪把这个交给戴维就可以了。”

奥布莱恩说:“乔治,你对这件事倾向哪边?”

乔治说:“以现在的情况,显然对布兰迪的意见有利。”

奥布莱恩说:“布兰迪可以去尝试一下,但我有种感觉,可能性不大。”

乔治问:“为什么?”

奥布莱恩说:“这个人的心思不在钱上。看看布兰迪提供的材料,这个人只在需要用钱的时候才去挣钱,挣到够用他就停了。这是一个矛盾,如果他的心思在钱上,他也就不太可能有思想了,有的只是知识,是生存技能。”

乔治说:“你该把这个也写到意见里。”

奥布莱恩说:“这个只是感觉,根据不足,还没充分到可以成为意见。而且,戴维与布兰迪的分歧是这个人行不行,而不是这个人肯不肯干。这个人可以肯定不是书呆子,有可能不只是一部电视片的价值。问题是,他肯不肯按照布兰迪的需要去左右自己的思想。”

乔治问:“你确信没有高估这个人?”

奥布莱恩说:“有可能高估,但至少与这个人接触不至于有损迪拉诺的形象,也就是说操作成本没有区别。既然如此,在高估和低估之间,哪个假想有利就该选哪个。”

乔治说:“如果你的感觉是对的,你想说什么?”

奥布莱恩说:“如果你倾向布兰迪的意见,你得做点什么。布兰迪是对的,没有授权就不能开价,开不出价是谈不下去的。你了解戴维,你认为戴维能开出个什么价?”

乔治说:“我不能替戴维行使职权。”

奥布莱恩说:“但你可以影响,如果你希望合作的几率大些。开价不等于支付,本质是他能给你赚多少。要开就是颠覆性的,开一个能把绅士变成魔鬼的价码。”

乔治说:“那就是说,我们都有可能变成魔鬼。”

奥布莱恩笑了笑,说:“我不知道,也许我早就是魔鬼了。”

乔治想了想,说:“1000万。”

奥布莱恩说:“我看可以。开到这个数,干不干都由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