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女郎(第5/7页)

第二天,她试着向好友耶慈可提起这个她新遇到的理论问题。耶慈可也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她来自荷兰,还记得童年时曾在荒废破败的大街小巷东奔西跑,乞讨零钱,一开始向德国人要,后来是美国士兵,从他们手里总能拿到一两块巧克力。

“你学会了该怎么照顾自己,”她说过,“当时似乎并不觉得艰难,不过,还是孩子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没那么难。那时候我们都一样,大家都一无所有。”因为她的这段经历——比安自己体验过的任何事情都更加异乎寻常,也更残酷无情(和纳粹比起来,在汽油泵旁边长大又算得了什么呢?),安尊重她的意见。安喜欢她,也是因为,在这里所遇到的人当中好像只有她知道加拿大在哪里。有许多加拿大的军人葬在荷兰。这给了安一个至少是模糊的身份,她感觉自己需要这个身份。她并没有民族服装,但是起码有一些英雄的遗体与她相连,不管这种联系有多微弱。

“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有个问题……”她对耶慈可说,她们正朝着图书馆走去,撑着安的伞。“我是说,你可以重新建造一个部分,可是剩下的地方怎么办?”

“城市里剩下的地方?”耶慈可问道。

“不是,”安慢慢地说,“我想我说的是全世界。”

耶慈可笑了起来。她的牙齿,安如今把它们认作是荷兰牙齿,齐整皓白,牙齿上面露出许多牙龈,嘴唇下面也是。“我都不知道你原来是个社会主义者,”她说。她的双颊粉扑扑的,泛着健康的光泽,宛如一张芝士广告。

“我不是,”安回答,“但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全局。”

耶慈可又笑了。“你知道么,”她说,“在有些国家,必须获得官方的许可才能从一个镇搬去另一个镇?”

安一点也不喜欢她讲的这种情形。“这种做法限制了人口流动,”耶慈可说,“少了人口流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城市规划,你知道的。”

“我觉得那样就太糟糕了,”安说。

“你当然这么想,”耶慈可回答,用她最接近怨愤的语气。“你从来不用真正动手。你待在这里,轻松安逸,就像待在妈妈肚子里,你以为你可以永远无所不有。你以为存在选择的自由。整个世界都会有实现的一天的。你等着看吧。”她又开始拿安的塑料头巾开起了玩笑。耶慈可从没在头上戴过任何东西。

安设计出了她的购物中心,加进一扇天窗和成排的室内植物,省去了罗马水渠。她得了一个A。

三月的第三个星期,安和耶慈可,还有其他几个人一起去听了巴克敏斯特·富勒[10]的讲座。之后他们都到广场一角的酒吧喝了几杯啤酒。安和耶慈可离开的时候大约是十一点钟,她们结伴走了几个路口,然后耶慈可转弯,朝着她那幢镶嵌彩色玻璃的迷人老房子走去。安一个人继续步行,小心警惕,一直沿着亮灯的街道走。她把皮包夹在手肘下面,在手里准备好收拢的雨伞。这一晚破天荒的没有下雨。

回到住处,开始爬楼梯的时候,她忽然发觉哪里有些异样。是楼上,她意识到。绝对没错,有什么事情不太对劲。有奇怪的音乐声从相邻的房间里飘出来,长笛的高音在阵阵鼓点中升起,嘭嘭的闷响,嘈杂的对语。住在隔壁的男人在开派对,看样子是的。这对他有好处,安自忖。他有点事情做也好。她定下心来,准备看一个小时的书。

可是吵闹声越发喧腾。从浴室里传来了呕吐的声音。这下麻烦了。安检查一遍房门,确定已经锁好,便拿出放在烤箱旁边碗橱里面的雪莉酒,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她关了灯,背靠房门坐下,在隔壁那家殡仪馆微弱的蓝色灯光中啜饮着雪莉。就算戴着耳塞上床也没用,她绝对睡不着。

旋律和鼓噪变得更加震耳欲聋。片刻之后,响起重重的敲门声,然后是一阵大吼大叫,从安的暖气口清晰地传出来。“我要报警了!你听见了吗?我要去报警!你给我把这些人从这里弄走,你自己也给我滚出去!”音乐关上了,房门打开,踢踢踏踏地走下楼梯。接着又是脚步声——安分不清那是在上楼还是下楼——又是一片喧嚣扰嚷。大门砰地开了,呵斥声一直不停,响了一路。安脱掉衣服,换上睡袍,依旧没有开灯,然后蹑手蹑脚地走进浴室。浴缸里全是呕出的秽物。

这一次,诺兰太太甚至都没等到安下课回来。清早她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的时候,她就把她拦住了。诺兰太太拿着一瓶下水道清洁剂,眼睛下面还泛出了黑眼圈。不知怎么地,这倒让她看起来年轻了一些。她的年纪大概没比我大多少,安心想。在此之前,她一直以为她已经人到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