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恨楼 第十章·调虎离山(第6/8页)

鱼老皱了皱眉,疑惑道:“寇丹?”

像周翡他们这样的后辈,可能根本不知道寨中还有个名叫“寇丹”的女人,就算亲眼见了也不一定认识。因为过去十几年里,她几乎从来不在人前露面。她来自整个四十八寨中唯一不同别家打成一片,却又不可或缺的一环——鸣风。

寇丹就是鸣风的现任掌门。也正是因为她是牵机的缔造者之一,寇丹才能不动声色地穿过满江的陷阱。

“听说大当家走了,我过来看看牵机怎么样。”寇丹说道。她自顾自地在鱼老面前坐下,从怀中摸出一块丝绢,细细地擦拭了一个杯子,给自己倒了杯清水。

她已经人到中年,曾经丰满的双颊微微有些下垂,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有无法掩盖的纹路,但依然有种别样的美——不是少女们天生的秀丽,也不是羽衣班的霓裳夫人那种灼目的艳丽。她的五官并非毫无瑕疵,可当她隐隐带着笑意看过来的时候,别人很难不被吸到她的眼睛里。那双眼睛好像是由一层一层氤氲交叠的秘密构成的,说不出地诡秘动人。

鱼老的目光缓缓落在她用过的丝绢上,寇丹立刻会意,将那丝绢整整齐齐地叠成了一个四方小块,放在桌角。反倒是鱼老,整天被不拘小节的李大当家和故意捣蛋的周翡折磨,倒有点不那么习惯别人顺着他来。他颇有些尴尬地干咳一声,说道:“你自便就是。”

“不敢,”寇丹笑道,“做咱们这一行的,刀尖上舔血,各有各的偏执怪异,这点小偏执就像老百姓遇到难处求神拜佛一样,是种必不可少的寄托。别人不知道就算了,侄女怎么能不懂事?”

鱼老的目光在她鲜艳欲滴的红指甲上扫过,脸上难得露出一点吝啬的微笑。他将两条盘着的腿放了下来,撤回五心向天的姿势,有些感慨地点头道:“多少年没再过那种日子了,鸣风楼自从退隐四十八寨,便同金盆洗手没什么分别。如今我不过是看鱼塘的闲人一个,这些老毛病也只是一时改不过来,你……唉,不必迁就我这老东西。”

他说着,勉强压下那股如鲠在喉的劲儿,故意伸手将桌上几个杯子的位置打乱。

寇丹看他那嘴硬的样子,一边摇头一边笑,又动手重新将杯子摆整齐:“师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何必为难自己呢?我又不是外人。”

鱼老一顿,似笑非笑地打量着她,问道:“既不是外人,怎么还学会跟你师叔话里有话了?”

寇丹眼皮微微一垂:“师叔,我叫您师叔,大当家因为您同老寨主的交情,也叫您师叔,这么算来,倒还是我占便宜了。可是我有时候想,咱们这样的人,跟大当家他们那样的人终究是不一样的。他们活在青天白日下,光风霁月,咱们活在暗影黑夜里,潜行无踪,互相都格格不入,何必硬要往一处凑呢?”

鱼老笑道:“年轻人,听见外面涛声又起,耐不住寂寞了吧。”

寇丹轻轻地在自己嘴角上舔了一下,意味深长地低声道:“师叔,你何曾听说过刺客有‘避祸’一说?对刺客来说,世道自然是越乱越好,不是吗?当年您和我师父非要随老寨主退隐四十八寨时,侄女就心存疑惑——刀放久了,可是要生锈的。”

鱼老点点头,不置可否:“不错,当年退隐的决定是我和你师父做的。如今你师父也没了,这么多年过去,你才是这一任鸣风楼的主人,你要怎样,我也不会干涉太多。鸣风若是真想脱离四十八寨自立门户,那也不难。李大当家从来都是去留随意,实在不行,等她回来,我去替你同她说。”

寇丹脸上笑容不变,声音很甜,几乎带着些许撒娇的意思,说道:“这个自然,周先生当年要走,大当家都没拦着,又岂会拦着咱们?师叔,您知道侄女问的不是这个。”

鱼老看着她,嘴角的笑意渐渐收敛,下垂的双颊一瞬间显得有些严厉。

寇丹伸出细细长长的手指,只见她手心上有一个小小的水波纹印记,是用朱砂画上去的:“师叔,当年鸣风楼之所以退隐四十八寨,和这个印记有莫大联系,只是你们都是讳莫如深,它到底……”

“寇丹,”鱼老截口打断她,冷冷地说道,“你要走就走,再敢提一句水波纹的事,别怪我跟你翻脸。”

寇丹一愣。

鱼老站了起来,将门拉开:“牵机挺好的,你看也看过了,这会儿就算是北斗亲自来了,也能把他们切成肉片。时候不早了,你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