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上云中(第5/7页)

三日——

是想等郡主安全出了北朝之后,你才放心去云中吧。才刚相聚,又要分离,钟晔不免怅然,与偃风躬身退下。

夭绍臂上伤口极深,失血过多。服了药后,直睡到日暮才昏昏沉沉地醒来。耳边隐约听闻几声低语,她下意识望去,透过榻侧垂落的丝绡帷帐,朦胧可见帐外两人的身影。

阿彦……

夭绍想起昏睡前郗彦的伤势,心头一紧,便要起身下榻。岂料身子刚动,臂上就有锐痛袭来,疼得她浑身乏力,额起冷汗,忍不住低低呻吟了一声。

帷帐外的人听到声响,忙掀帘入内。

“丫头醒了?”来人墨紫长袍,身姿颀长,望着夭绍笑意柔和,转瞬看见她臂上纱布渗出的殷红,刚展开的双眉又紧紧皱起,“别乱动,你臂上伤口深得很。”

“大哥?”夭绍惊讶,“你怎么在这里?”

谢澈上前扶她坐起,笑道:“听说云阁出了事,和慕容子野一道来看看。”

“和子野一起来?那就是明目张胆地来云阁?”夭绍担忧,急急道,“你就不怕被人看见?云阁四周的眼线当下必定极多,要是有人怀疑怎么办?”

谢澈道:“奉陛下之命而来,谁会怀疑?”

夭绍闻言稍稍宽心,揉了揉手臂:“阿彦呢?他怎么样?”

“你操心的事倒多。”谢澈想到她为救郗彦而受伤,难免不以为然,“放心,他无大碍,正与子野在暖阁说话。”

“那就好。”夭绍松口气,看了眼帐外淡伫的身影,奇道,“他是谁?”既是谢澈带入自己房间的人,想来应该关系匪浅。

“郡主,是我。”帐外那人低声回应。

声音太过熟悉,以至于夭绍怔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三叔!你不是随少卿回了东朝?”

“是,今日刚至洛都。先去苻府见了少主,听闻云阁之事,跟随而来。”

夭绍愣了一瞬,忽然不语。

“怎么不说话了?”谢澈奇怪于她莫名的沉默。

夭绍勉强一笑,涩声道:“想必三叔是奉了婆婆的旨意,来带我回邺都的吧。”

沐奇于帐外道:“太后倒是有密旨让沐奇带来,至于是不是让郡主回邺都,我就不知道了。”言罢躬身递了密旨入内,待夭绍接过,他又退步出了帷帐外。

阅过旨意,夭绍垂眸,唇边笑意苦涩,叹了声:“婆婆……”

霞光褪却,天色渐暗。暖阁里灯烛明亮,一旁窗扇大开,金翼飞鹰停栖在窗棂上,左顾右盼一阵,目光傲然落在室中对坐于书案边的两人身上。

慕容子野指尖轻滑过面前茶盏,抬目看着面前的人:“尚来信何事?是否云中战局有变?”

郗彦不置可否,只看着他,深邃的墨瞳于飘摇的烛火下锋芒闪烁。

慕容子野被他看得心神一颤,道:“莫非是……”

郗彦点头,将手中藤纸递给他。

“伯父已入柔然都城?囚车相困,游街而行?”慕容子野气得脸色发青,揉碎藤纸,手指抚案,直压出深深的五道痕印,怒道,“可恶!那柔然女帝竟敢如此辱我伯父!”

郗彦自案边抽出一张干净的藤纸,拾笔蘸墨,自给商之写着回信。

“我回府告诉父王。”慕容子野衣袍一振,起身便欲离开,“此恨不还,枉姓慕容!”

郗彦横臂相拦,面容冷凝。

慕容子野与他对望片刻,恨恨咬牙,额角青筋暴起,却是不得不再次坐下,良久,方咬牙不甘道:“我明白,当前局势,只能隐忍。若让父王知道,必是轩然大波。”

郗彦望着他,轻轻颔首。纵是暂时稳住慕容子野,他仍是不得不担忧,慕容虔自有眼线,即便暂时不知,以后也会知。而引起慕容虔的暴怒,或许正是柔然女帝所求的目的——一个能让她在漠北战场上进退自如的绝佳借口。只是尚在信中所说的“往事另有隐情”,却又不知到底是何意。

郗彦沉吟半晌,复又提笔,写完回信。

慕容子野瞥过他笔下的内容,不由又是一声苦笑:“三日后你将启程去云中……族人危急,你们都在前方,独剩我一人在洛都逍遥,可恨!”

郗彦听了此话不禁一怔,静静看他片刻,笔端移转,在一旁竹简上写道:“你在洛都斡旋形势,自也是重要。云中是战场,洛都又何尝不是?”

慕容子野默然,喝了口茶,方才出声:“昨夜的事到底是何人所为?”

郗彦垂目,面色笼罩于烛光的侧影下,神情飘忽不定。片刻后落笔问:“姚融在洛都有没有别苑?”

慕容子野微怔:“有两处。一处在城西,还有一处,据闻在邙山一处僻静的山谷。”他话语略顿,惊道:“怎么,此事又与他有关?”

郗彦神色淡淡,行书道:“猜测而已,真相还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