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上云中(第6/7页)

晚膳后送走谢澈与慕容子野,郗彦回到夭绍阁楼,为她清洗伤口,换了纱布。两人静坐片刻,夭绍细细打量郗彦的脸色,笑问:“怎么一晚上都不见你展颜?我这伤并无大碍,你不必担心。”

郗彦望她良久,垂首,落笔于案上帛书写了一行字。

夭绍看罢一惊:“让我后日随偃总管回邺都?”再抬头看着郗彦平静如水的神色,想了片刻,只一颔首:“好。”

这样轻易的回答,倒叫郗彦心生不安。果然,夭绍的下一句便是:“我回邺都,但不与偃总管一起。也不必等到后日,我明日便走。有三叔护送,路上不会生事,你放心。”

郗彦皱眉,待要再书,夭绍却迅速侧首,在他否定之前忙起身朝内房走去:“明日路上必定劳顿,我先睡了。”

郗彦伸出去的手顿在半空,眼睁睁地看着她将房门关闭。

她的心思他如何看不出?只是她聪明的过分,也了解自己的过分——如她这样的安排,只能让自己掣肘难行。

灯火摇曳不停,郗彦坐于案边,忍不住抬头揉了揉额角,竟感觉这是生平遇到的第一棘手之事,费思,而又难解。

(四)

夭绍言出必行,第二日一早便收拾了包裹,携沐奇先行告辞。临别前不忘对郗彦殷殷嘱咐,却又故意无视他一脸有口不能言的焦急,笑意嫣然上了马车,挥手离去,极是洒脱。

“怎么办?”马车刚出庄园,钟晔与偃真便齐齐问道。

郗彦看了眼偃风,偃真会意,道:“属下即刻安排人手跟随郡主上路。”

出了洛都,沐奇停马官道旁,询问车里的人:“郡主,当真要回邺都?”

“嗯。”夭绍掀帘,看着车外络绎不绝的行人,瞧清几名路人在她的注视下不动声色地移开面庞后,微微笑道,“往南急行,待过了永宁,我们再绕轩辕山脉北上。”

沐奇一时也被她弄糊涂:“这是为何?”

“钟叔已告诉我他们三日后北上,到时阿彦走了,必然顾及不到我的行踪,”夭绍落下车帘,望着沐奇,“我们北上去范阳,找伊哥哥。”

沐奇眉毛一挑:“沈公子?”

“是啊,有关雪山的图志在他手中,我想前去借了一用。”夭绍眉目间不知何故有些黯然——既然那毒必须雪魂花才能解,那即便千辛万苦,她也要将其寻得。

“还有一事——”夭绍自袖中取出一卷帛书递给沐奇,“三叔见闻广博,帮我看看这个纹印是何来历?”

沐奇展开卷帛,但见上面画着一条奇形怪状的银蛇游纹。

“似乎是曾在哪里见到过……”沐奇思了片刻,心中一动,恍然大悟,“是了!”他问夭绍:“郡主还记得那夜兰泽山脚的事吗?”

夭绍了然道:“你是说……”

沐奇颔首:“那夜尚公子所杀的柔然人中,有一人袖上正绣此蛇纹。”

“如此说来,昨夜那些刺客竟是柔然人?”夭绍抚摸着臂上的伤处,陷入沉思。

南行至永宁再折返,待过济河北上时,已是七日之后的清晨。

水上风煞寒,涛浪大起,客舟颠簸。夭绍在船头看了片刻的江色,转身入了舱阁。

“郡主,此舟上的行客甚是不寻常。”沐奇附耳低声道。

“三叔也察觉到了?”夭绍推开窗扇,目光瞥过舱外驻足于船舷边的诸人,“这些人身姿笔直,面容精悍,身份应不同寻常。”说话时,她身子又稍稍倾斜,看着端坐在舟头的那抹玉蓝身影,笑意微微:“方才有只鸢鸟停于那女子身旁,赤羽灵瞳,极是漂亮。”

沐奇笑道:“赤羽鸢鸟可是柔然王族之物,郡主不担心?”

“暂时不担心。”夭绍落下窗扇,轻轻叹了口气,“她即便掳我也是北上,既是同路,想必她此刻也懒得动手。”

“郡主说得是。”

“三叔,你得改改称呼了,”夭绍一笑,指着身上的男装,“唤公子。”

“是,公子。”沐奇改口,又道,“下了舟该如何?”

“走一步,是一步吧。”夭绍沉吟,动了动手臂,“我臂上的伤已无大碍。就算动手,逃脱开这几十人应该不是难事。”

舟头,黑衣侍卫靠近那身着玉蓝锦裘的女子,低声道:“公主,真的不动手?”

女子淡淡扬眉,抚摸怀中赤鸢:“没必要。你没听说中原有句话叫做同舟共济?现在是在水上,动起手来说不定会舟破人亡,两败俱伤。”

“是。”

“除了那二人外,舟上另有云阁之人,即便下了舟,你们也不许轻举妄动。”女子回眸看了眼舱阁,“反正她也是北上草原,与母亲所求一致,到时再说。”

黑衣人点头应下,思了一瞬,又小心翼翼道:“属下有一事一直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