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有匪君子45(第3/3页)

武攸暨身为阎立本的亲传弟子,在尚且不到十岁的时候,就已经为如今的安西都护苏子乔设计府邸。

如今在骊山脚下的百草园,也是由武攸暨亲手设计。

自古英雄出少年,武攸暨天赋异禀,又有名师指导,能有如此成就并不奇怪。

李弘在父亲李治面前,没少夸奖武攸暨。

皇太子这么赞赏皇后殿下的娘家人,能跟母亲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那是不可能的。

李沄不担心母亲会毒死李弘,她担心历史上的太子阿兄是因病猝死。

如果太子阿兄是因病猝死的话……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下一个皇太子就是雍王李贤。

想到像是被母亲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二兄李贤,小公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要是二兄当上了皇太子,那就坏菜了。

杨玉秀不知道小公主的心事,正在笑着跟周兰若说话,周兰若说去年的时候城阳姨母酿了梅子酒送进宫里来,皇后舅母和太平都很喜欢。她前些日子看了酒谱,酒谱上有说桃花酒怎么酿。

永安县主想等会儿泛舟之后,跟太子妃一起去收集桃花,回来酿桃花酒。

杨玉秀听着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若是酿得好了,到了今年中秋节的时候,便能拿出来喝了。

小公主对酿桃花酒没有兴趣,她只想知道今年中秋节的时候,太子阿兄还能不能像从前一样陪她赏月。

嘤。

真是愁死个人了。

于是,本该享受大好春光的小公主,因为知道得太多,天天担心太子阿兄会猝死,晚上做起了噩梦。

皇后殿下和圣人得知宝贝女儿连日噩梦缠身,很是担心。

圣人李治和皇后殿下亲自带着尚药局的殷大夫到丹阳阁,说是让殷大夫给小公主摸一下脉象,给她开一些安神养气的药膳吃一段时间。

李沄一听到药膳两个字,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殷大夫开的药膳挺好的,能把人养得白白胖胖,就是要忌口,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嘴里淡得没味儿,吃什么都不香。

小公主不想过那样的苦逼日子,抱着母亲撒娇,“太平没事,太平不想吃药膳,就让殷大夫给太平配一些安神用的熏香就好。”

圣人双手背负在后,看抱着母亲撒娇的小女儿,板着脸说:“又不是叫你喝药,不过就是吃点药膳而已,不许任性。”

李沄委屈巴巴地望向父亲,语气也委屈,“可我没病啊,不过就是做了个噩梦而已。”

李治看着女儿皱着眉头的委屈模样,又想起小公主年幼时因为一场噩梦而引发的大病……觉得这时候,断然是不能随她胡闹的。

圣人硬起心肠,“不行,必须得吃药膳。”

李沄私下跟周兰若念叨,“我曾经听说,男人到了中年性情便会变得反复无常,很不讲理。我的阿耶虽是天下最好的阿耶,可到了中年,也逃不过那样的命运。”

圣人舅父在永安县主的心中,就跟个谪仙人似的,此时听到小公主这么念叨圣人,自然是不敢搭腔的。

就算永安县主心中十分好奇小公主到底是从哪儿听到那样的话,也不敢多问。生怕多问一句,就亵渎了她的圣人舅父。

李沄念叨了两句,见周兰若一副“我什么都没听见”的神情,自讨没趣,干脆不念叨了。

药膳也吃了,熏香也用了,小公主依然睡得不安稳。

槿落秋桐都十分着急,就连华阳夫人库狄氏都入宫来小住,陪着小公主,仍旧是没什么用。

皇后殿下看着女儿眼底下的阴影,很是心疼,跟圣人说:“太平夜里被噩梦所扰,天天都睡不安稳,不如叫感业寺的师太到丹阳阁念念经吧。”

要是搁在平时,圣人说不准会说皇后殿下病急乱投医,他的小公主出身尊贵,邪祟见到她自会退避三舍,岂敢去纠缠她?

可如今小公主已经连续半个月没睡个安稳觉了……李治心情有些沉重地点头,说:“也好。”

李沄看着父母为她睡不好的事情忧心,也是有苦说不出。

她倒不是心里有多害怕,只是心里有事放不下,自然而然就会睡得不安稳。

噩梦也没有天天做,就是头一天的时候梦到太子阿兄七窍流血、倒地而亡的模样而已。

可不管她怎么跟父母解释,都没用。

好不容易,熬过了春天,迎来初夏。

皇太子李弘还在东宫里好好的,天天活蹦乱跳。

听说前两天的大朝会上,太子殿下还舌战群儒,将那些鼓吹圣人派兵攻打突厥的主战派反驳得跟鹌鹑似的一声不吭。

——至此,李沄心中的大石才终于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