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万岁爷您圣明。)(第3/6页)

这下子贵妃是恼也不好,笑也不好了。原本她就想着看那些嫔妃打压老姑奶奶,自己坐山观虎斗,要紧时候和一和稀泥,也不辜负了万岁爷所托。要问她的心里,倒觉得老姑奶奶叫人揉搓,于她更有利,使劲儿的妃嫔们在皇上面前必落不着好处,自己也不用脏了手。如今看来,这老姑奶奶也不是什么老实头儿,这两句辩驳有理有据,殿上这老几位,几乎只剩下干瞪眼了。

“唉……”贵妃叹了口气,“我原说这事儿唐突不得,真要是闹起来,可不是宫女太监结菜户,事关佛国体面,连皇上和太后都得惊动。这会儿人拿来了,一百个不认账,咱们又有什么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拿双,莫说没什么,就算真有什么,两头都不认,又能怎么样?”

怡妃一听这个,气就不大顺了,“宫里头无小事,但凡有点子风吹草动,宁可信其有,总不能养着祸患,等她闹大了再去查证,那帝王家颜面往哪儿搁?”说着朝底下跪地的人道,“你们也别忙,怕伤了雍和宫的体面,那就只有关起门来自己家里处置。既然有了这因头,照我说打发内务府传话给她家里,直接撵出去就完了。”

这判决对银朱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惊惶失措地“啊”了声,“贵妃娘娘,奴才不出去,求您开恩吧!奴才身正不怕影子斜,奴才是冤枉的啊……”复又拽颐行,哭着说,“姑爸,我不能出去,不能出去啊。”

一个进了宫的女孩子,不明不白被撵出宫,不光是内务府除名那么简单,是关乎一辈子名声的大事儿。通常这种女孩子,从踏出宫门那一刻起就死了,往后不会有好人家要她,家里头也嫌弃她累赘,到最后无非找个没人的地方一死了之,死后连一口狗碰头①都不能有,随意找个地方拿凉席一裹,埋了了事。

银朱从没想过,自己会有这种境遇,光是设想就已经让她浑身筛糠了。她哆哆嗦嗦欲哭无泪,这沉沉的夜色像顶黑伞,把她罩在底下,她忽然觉得看不见天日,也许今晚上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颐行则憎恨这所谓的“撵出去”,她那大侄女儿被废黜,不正是一样被“撵出去”了吗。

倒不是她非要替银朱出头,她争的就是个道理,“为了一项莫须有的罪名,葬送一个姑娘一辈子,这就是娘娘们的慈悲?公堂上审案子还得讲个人证物证,娘娘们私设冤狱,那我就上皇上跟前告御状去,请皇上来断一断。”

哎呀,她要告御状,这种话要是从别的宫人嘴里说出来,无非是不知天高地厚,状没告成,先挨一顿好板子。可要是换成她,那就两说了,皇上还认尚家这头亲,她要是扛着老姑奶奶的名头出面说话,那今晚上挑起事端的那个人不得善终不算,连怡妃也要挨一通数落。

结果就是那么巧,恰在这时候,两个留下搜查屋子的精奇嬷嬷进来了,先行个礼,然后把搜来的东西交到了贵妃面前。

如同板上钉钉了似的,怡妃娇声笑起来,“我就说,无风不起浪。这会子本宫倒要瞧瞧,这奴才还有什么可狡赖的。”

这些主儿们显然是得到了分明的证据,但银朱和颐行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贵妃这回也皱眉了,示意把物证拿给她们瞧,一瞧之下正是银朱带回来的,用以熏柜子的净水观音牌。

“看来私相授受还不是一回呢。”恭妃回眸,和贞贵人交换了下眼色,“这下子还有什么可说的,雕了一半的观音牌,这是心有所系,不得圆满之意呀。”

怡妃嗤笑,“总不能是捡来的吧!再敢鬼扯,就打烂她的嘴!”

如今话全被她们抢先说了,真把银朱和颐行的路给断了。

银朱泪眼婆娑望着颐行道:“姑爸,您是知道的,我这回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颐行也算看明白了,她们就因为银朱和她交好,才一心要拔了这条膀臂,好让她落单。这深宫之中步步都是陷阱,并不是你想躲就躲得了的。

贵妃做出了一副不好说话的样子,横竖银朱那丫头牙尖嘴利她早有耳闻,把她打发出去,剩下一个老姑奶奶愈发好操控。

“怎么办呢……”贵妃垂着眼睫道,“家有家法,宫有宫规……”

谁知颐行向上磕了个头,然后挺直了腰杆子道:“不瞒各位娘娘,这块牌子是我捡的,银朱看它香气盛,随手拿去薰衣裳的。如今娘娘们既然认定了是贼赃,事儿因我而起,银朱出去,我也出去,请娘娘们成全。”

此话一出,不光主儿们,连银朱都呆了。

银朱拿眼神询问她,“您不当皇贵妃了呀?”

颐行扁了扁嘴,其实不当皇贵妃也没什么。

有时候人之命运,冥冥中自有定数,再高的志向架不住现实捶打,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不还得偏过身子,让自己从缝儿里钻过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