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从过往中解脱(二) 这都几点了,一个……(第3/6页)

他不考拉将来升值后卖,也不考虑立自己懂艺术收藏家的人设。

他只是为了自己喜欢。

乔百万有一个独属于自己,家里任何亲人,包括孩子,包括清洁阿姨都不可以踏足的阁楼。

阁楼四面没有窗,只有头顶一个小方窗。

他每天都会站在凳子上,将小方窗擦的透亮。

每当奔波忙碌和压力山大的工作之余,他就在窗下放一个水盆,然后独自坐在阁楼内,不开灯,只望着头顶小窗中透在水盆中的阳光或月光。

如果这还不能让他内心平静,他就再抬起头,借着月光或日光,跟自己收藏的画对话。

现在,最能让他宁静的画,就是他买的华婕那幅《纯色雪原》,那些留白,那些清浅的色调,让他感到释放。

这才是他买画的目的,寻求情绪上的共鸣和安抚,他需要一幅画具有强大的情绪感染力。

“不,是华婕的画。”乔百万憨厚笑笑。

买的还是大家都觉得华婕并没有画完的一幅,仿佛半成品般的画。

但这种东西不就是这样嘛,纯粹主观。

“华婕,她在这次清美双年展比赛中也有非常出色的成绩,是我们的全国亚军。”王建立即接话道。

巧了,乔总喜欢的画家,他们也给了很好的名次呢。

“是吗?哈哈哈哈,画在哪儿呢?”乔百万一直维持的憨厚笑容忽然就破了功,眉眼瞬间挑起,整个人都变得兴致勃勃起来。

隐约似乎还透着一股自家孩子得奖般的与有荣焉和骄傲。

“……”王建引着乔百万往画展最内走,笑着道:“就在里面。”

果然,一旦开始购买某个画家的画,这个人就会受这位画家牵动,甚至常常产生将自己喜欢的画家当爸爸、当妈妈、当女儿、当儿子、当自己等诸多情绪。

这种羁绊,往往还会促使买者不断不断的购买该画家的画。

华婕这才15……嗯,过年也才虚岁16吧,已经拥有将她当成自己人的粉丝拥趸了吗?

而且,要知道乔总积累的财富可是非常可观的,有这样的稳定购画者的话,她未来的绘画人生,应该不会太坎坷吧。

想想那些看起来光鲜实际上可能饭都吃不上的专职画家,华婕拥有这样的起步,真的……很厉害啊。

王建转头看一眼乔百万,抿住唇,压抑住自己想叹气的冲动。

刚入社会的时候,他也想过专职画画养活自己,结果穷到吃不上饭。

后来大学室友来北京,他还要请客,带着朋友们下馆子。

结果饭后,朋友抢着付了帐,还在他租住的破瓦房画箱下藏了100块钱给他。

那天他独自坐在画室里,哭了1个小时。

之后他听了朋友的劝,以工养画,后来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老师,又一步步走到今天……

他之所以要办画展,之所以想要聚集一个稳定的有钱爱画者的圈子,就是想要让更多的画家能像华婕一样,拥有稳定的客源。

或许许多人无法像华婕一样,初出茅庐就靠自己的话征服拥有购买实力的大佬,那他王建至少要构建一个环境,帮画家们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在这些有钱又爱画的人面前展示自己。

……

“我们来看冠军作品的明暗处理,这个就是加入了自己的表达了,画者在常规做法中,添加了许多反常规的画法,你们能分辨的出吗?”赵老师仍在以画作为例,给自己的学生们做讲解。

学生们摇头,赵老师微笑着开始一一做解。

“老师,这幅《等待乘车回乡的青年》画法上,好像之前您让我们买的那本水粉画教材上的画啊。

“这些明暗的处理,交界线的笔触,阴影的选色,头发的过度……”

一名学生忽然指着亚军的第一幅画道。

赵老师和学生们齐齐将视线落向这幅亚军画作。

“嗯,是,画者对各方面内容的处理非常老练,非常的学院派。”赵老师啧啧两声,又道:

“这应该是个参加过高考艺考,在美院进行过系统学习的高材生。

“而且虽然这幅画也有属于自己的表达,但整体还是非常遵循画作的创作基本法,扎实又朴素。

“我们选择临摹的话,可以尝试画这一幅。”

“老师,这幅画也太复杂了吧。

“半身像,还有丰富的背景,而且细节衣物、手套、包袱等东西也太多了,这得画到猴年马月去啊?”

学生们叫苦不迭。

“虽然画面丰富,但其实画者并没有无限细化。

“除了主体人物和画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外,都是用非常简化的方式处理的,这些用最少笔触勾勒静物的手法,更要学习临摹一下了。”赵老师对着这幅画,忍不住赞叹,虽然有些匠气,但还真是教科书级别的一幅画高考临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