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拜帖 李淮修拦住了沈意行的拜帖,并不……(第3/5页)

小二的立刻点头哈腰,道:“那刘生原本是个秀才,可是今年就是官老爷都有吃不上粮的,他家中两个老父老母,都上了年纪,家中还有三个小二,可不是困苦吗?”

李淮修默不作声地看了两眼,就示意乌正过后将这人拿下。

小二的领着一行人去了二楼的厢房,李淮修先一步到的茶楼,坐了一会,冯老这才姗姗来迟。

冯老本名冯长远,他早年也是朝中说得上话的人,性子圆滑,年前就见朝中势头不对,早早就向元帝请了辞,如今闲赋在家,倒比那些还在朝中的人看着年轻些许。

冯老本是不愿意来的,他们冯家本就隐隐倾向镇南王府,如今这淮王同镇南王府的关系尴尬,他自然是能避则避,但是到底是不敢不来。

李淮修叫人给他奉茶,“冯老不必紧张,本王只是找冯老叙叙旧罢了。”

两人从未见过,有何旧可续?

冯老心中犹疑,年纪轻轻便封了王,隐隐握住了大元的半壁江山,也不知这人是从哪冒出来的。

他打量着李淮修,见他眼神清冷,穿了一身玄色长袍,带着股久居上位的冷凝之气,绝不像那些长舌之人口中的土匪,这人必然是大门大户出来的。

“不知淮王殿下找草民,有何事要叙。”冯老到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值得被拉拢的,他与冯老将军虽是兄弟,但是早早就分家了,如今两个嫡子虽都在朝中任官,但是起先入仕的长子也不过是个四品小官。他自己是把朝里的事情甩得干干净净,满打满算也没什么值得李淮修筹谋的。

李淮修把手中的茶放在桌上,语气平平,“冯老,本王是有件事情想要托付给您。”

冯老听得直皱眉,想不出这个该年少得意的淮王有什么事情要托付给他的,他眯了眯眼睛,

“殿下,草民如今只在家中侍弄花草,确实没有什么相助与殿下的地方。”

李淮修并不搭他的话,只笑道:“冯老该是知道,本王携礼上门,昨日便向冯家大娘子提了亲事。”

冯老看他一眼,“京城怕是无人不知。”

正是如此他才更不想同李淮修接触,他们冯家终究是一体,这小娘子可是叫李淮修掳去的,如今虽镇南王府还未表态,但是两家无论如何也不该走近的。

李淮修抬抬手,一旁的乌正就示意旁边的侍从,两人捧着两个小匣子上来了。

小心翼翼地打开以后,恭敬地奉在冯老面前。

“冯家大娘子不愿意嫁。”李淮修笑了笑,面上的表情还是淡淡的,“但我着实中意她,必然要娶个冯家大娘子。”

冯老看着这两个小匣子,眼皮不住地跳,一下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他来回地打量几下。

“你何不将这些物件拿去给我那嫂子,她必然是愿意将阿瑶嫁与你的。”

李淮修敲了敲桌子,并不回答这个问题,只道:“冯老尽可考虑一日。”

男人让人将这两个小匣子用绸布包好,静静地放在冯老面前。

冯老看了两眼,又看向李淮修,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两抹精光,“你不怕我拿了东西反悔?”

李淮修只微微笑道:“我信冯老的人品。”

冯老还以为这事情就到这了,却没想到李淮修并不放人,只叫人给冯老添茶水

“冯老知道陈氏吗?”男人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冯老眼皮子一掀,心里倒有些莫名,怎么这几日总有人赶着问他这件事情。

“殿下问的是冯二的妻子?”他现下态度已经有些软化了,说话都斟酌了些。

李淮修嗯了一声,没什么表情地看着冯老,“您想必是见过她的。”

冯老眯着眼睛想了想,煞有其事道:“那该得有一二十年了,殿下今日不提起来,草民怕是都忘了。”

“陈氏该是自己走的,她往日里同冯二总是争吵,到了那样关键的时刻倒是有情有义起来,非要跑去汴州寻他,说是不信他死了。”

“我嫂子叫人拦了,是如何也拦不住,到底是让她偷摸着跑了。”

李淮修好像看不见他的装模作样,只道:“去了就没回来?”

冯老点头,“那时陈家还闹上门来过,不少人都是知道的。”

李淮修垂了垂眼睛,不知想到了什么。

·

阿瑶并不知道沈意行向李淮修递了拜帖,自从昨日提出要解除婚约,她心里到放下颗大石头,这婚约必然是要解的,只是如今要找个合适的时间解罢了。

阿瑶眼下拿着柔真郡主和大公主的拜帖,不知道该不该去。

不去,柔真郡主不是什么大方的人,日后若是再相见,只怕要看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大公主阿瑶虽未怎么接触过,但是往日里的风评看来,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人。

但是阿瑶已经许久未曾见过京中这些人了,她又流言缠身,倒不如躲个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