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成长 艳若桃李(第2/5页)

阿瑶抿着唇笑,脸颊酡红,一只手勾住他腰间的玉佩上,时不时扯一下,“哥哥也怕这种事情?”

未婚夫妻成婚前几日是不能见面的,见了就是不吉利,夫妻要生怨。

李淮修笑了笑,拿张帕子盖在她面上,男人语气很平静,“哥哥怕许多东西。”

·

第二日辰时,淮王府门户大开,广迎宾客。

府上早就热闹起来了,张灯结彩,遇见的下人面上都是喜色。

还不到辰时,阿瑶就叫知夏轻轻推醒了。

女孩没像以往那般赖床,只揉了揉眼睛就清醒了。

院子里头没有人说话,但是院子外边有许多虽然很轻,但是依旧很急促的脚步声。

“什么时辰了?”阿瑶也叫这气氛弄得有些紧张了。

知夏道:“卯时末,姑娘别急,早着呢。”

阿瑶这才点点头,在屏风后边洗漱。

几个丫鬟伺候着净了面,换了干净的里衣,阿瑶便坐在梳妆台前打扮起来。

“李淮修呢?”阿瑶叫知夏梳着发,随口问了一句。

这府上哪有人敢直呼李淮修的姓名,但是眼前这位不一样,她是连土匪都叫过的。

司琴笑了笑,并不纠正她的话,只道:“王爷该是在前院的,还有小半个时辰宾客就要上门了。”

阿瑶这会也不紧张了,抬着面颊叫知夏给她描眉,女孩的一双眉毛如远山芙蓉,秀气又整齐,因此知夏只细微地描了描,添些颜色。

阿瑶又叫司琴伺候着换上一身紫色的正装,长长的广袖几乎垂在地面上,腰间是撞色的宽长腰带,把女孩的腰肢掐得细细的。她往日里都不上妆容,今日只描了描眉毛,染了些口脂,就有种与往日里出尘冷清完全不一样的气质。

知夏不知道怎么形容,只觉得女孩垂着眼睛看过来,眉目间都带着股迤逦,看得人心里一跳。

知夏回过神来,真心实意地赞叹道:“也只有姑娘才压得住这样的颜色。”

这紫色一般人穿着都显老气,阿瑶一身肌肤细腻雪白,面容柔美,这紫色反衬得她气色绝佳。

知夏又给她配了一套宝石头面,挽了个及笄少女的飞天髻。

阿瑶站在镜子前面,里边的女孩秀美到了极点,乌发雪肤像是个精怪,红唇抿了抿就莫名地叫人不敢直视。

一旁的几个丫鬟都不敢像往日那般说话逗乐了,站在一旁看着,总觉得怕唐突了这神仙一般的人物。

及笄礼还未开始,阿瑶不能露面,于是坐在院子里,她心情倒是并不紧张,喝着茶吃着糕点,听着不时响一响鞭炮,还有戏班子逗乐的声音。

阿瑶以往也想过自己的及笄礼,但绝对没想过会是在这样的地方,女孩抿了抿唇,觉得自己有些想念李淮修了。

院子的门突然被推开,该在外头忙着招待宾客的柳嬷嬷匆匆来了小院。

柳嬷嬷小声道:“姑娘,你外祖王家有人来了。”

阿瑶一愣,王家怎么会来人了。

正堂里,阿瑶叫人上些糕点来,她坐在一旁,温柔地看着对面的两人。

阿瑶的舅舅年过四十,如今也已经高大英俊,带着还不及腰高的表弟坐在堂上,神情有些局促。

王家一家人都是好样貌,阿瑶记得自己小时候常常去王家小住,外祖父和外祖母虽然是商人,但是都不是那种浑身铜臭味的钱串子,反而好善乐施,在百姓中名声很好,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当初王氏要嫁给冯秉怀,两人都是不太愿意的,门户差距太大,日后女儿受了欺负都没法子找上门去,但是耐不过王氏一哭二闹,到底还是嫁了。阿瑶的舅舅叫王兴业,是个很会做生意的人,平日里待阿瑶很好,育有一子一女。小女儿病了,就只带了小儿子来观礼。

阿瑶长大以后,老夫人就不许她与王家过多来往,因此阿瑶前些日子虽然发了请柬,但是她同王氏没什么情分,没想到王家真的会有人来观礼,这会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若是王家有人来观礼,她该早些准备,仔细招待的。

王兴业到底有些商人的圆滑,他将这正堂看了一圈,装饰典雅贵气,一看就是有底蕴的人家,并不像旁人说得那般不堪,心里就松了口气,面上笑道:“阿瑶如今找了个好夫婿,日后是万般不愁了。”

他这话说得糙,平日里哪里会有人同阿瑶说这种话,但是确实叫人听了很舒服。

阿瑶叫他说得有些面红,也放松了一些,“舅舅言过了。”

王兴业打量她一会,心里感叹这侄女生得貌美,确实像他们王家人,接着叹了口气,“你外祖父外祖母前些日子听了你的事情,气得不轻,当时就想着找上门来,你别怪舅舅,是舅舅拦住了。”

阿瑶自然不会怪他,那时局势未明,王兴业一个商人,还背着一家老小,自然考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