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成长 艳若桃李(第3/5页)

“舅舅不用忧心,阿瑶晓得的。”

小表弟坐在王兴业的腿上吃糕点,生得玉雪玲珑,不过长至大人腿边,拿着糕点有些害羞地看着阿瑶。

阿瑶就冲他笑了笑,逗着他说了会话。

屋外热热闹闹的吃席声,屋子里王兴业安静地看着两人玩闹,过了一会才看向身后跟着的两个小厮,两个小厮立刻拿了两个小匣子上来。

王兴业示意把箱子放在桌上,“你同你母亲的事情,舅舅是不管的,可这东西你必须拿着。”

阿瑶一愣,下意识就是推拒,“舅舅,我如今什么都不缺。”

王兴业摆摆手,叫她不要说话,眉间显出一个川字,“这一个匣子是你母亲一半的嫁妆,另一份,是舅舅的心意,你出嫁,没个嫁妆像什么话?”

阿瑶眼眶都红了,不知道该说什么,“舅舅,我……”

阿瑶不想同冯家有往来,对王家更是近乡情怯,总觉得小时候那些事情,现在说不定就变了。

“舅舅知道,你母亲对不住你,这半分嫁妆是你外祖母做主,拨给你的,你心里不要介意。”

王兴业最后喝了茶水,见阿瑶像是要落泪的样子,叫阿瑶抱抱小表弟,笑道:“淮王如今是什么地位,你好好收着,舅舅不亏的。”

阿瑶眨了眨眼睛,把眼泪憋回去了,这才点头,把东西收下。

及笄礼从辰时开始,先迎宾,阿瑶规整好自己一身的行头,安静地听着外头的丝竹声和礼官挨着唱礼的声音。

冯老的大儿子和大儿媳今日就是阿瑶的父母,在外头替她招待。

没一会,侍女就轻轻敲门,阿瑶便起身出去。

阿瑶如今身份敏感,一些容易叫人议论的步骤就省去了,但是典礼依旧冗长,阿瑶总觉得自己像个木偶一样,叫人牵着走,给人奉茶,行礼,不知不觉地就到了赠礼的时候了。

女郎一身紫衣在阳光下显得极为清冷,她表情柔和,缓缓向高台上的父母走去。

下边是受邀来参加及笄礼的宾客,此时都缄默无声地看着人群中心的女孩,她脊背挺直,神色沉静,漂亮地叫人说不出话来。

这里有许多认识阿瑶的人,此时依旧有一种第一次见面一般的震撼感,她仿佛张开了,亭亭玉立,艳若桃李。

冯文瑞同妻子张氏喝了她的茶水,柔声叫她好孩子,塞给她一个用荷包包住的玉佩,阿瑶就握在手心里,口称谢谢父亲母亲。

接着便跪坐在一旁的软垫上,正宾是一位老学士的妻子,头发全白,看阿瑶的眼神很温柔,轻轻给她佩上一个小钗,这个仪式就算完成了。

一旁唱礼的礼官便叫一声,礼成!

底下响起嗡嗡的议论声,这及笄礼华丽却简单,少了许多步骤,底下不少人心里都有疑惑,但是面上依旧是一应的小脸,生怕叫李淮修看到有人丧了气。

阿瑶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恍惚间看见李淮修站在不远处安静地望着她,心里忽然就平静了许多。

接下来的时光仿佛拉了快进,及笄礼很快就过去了,阿瑶把礼品单子放好,跟着冯老去了冯家。

张氏没有女儿,因此格外喜欢阿瑶,给阿瑶安排的院子都是新修了一遍的,院子里布置得很精致。

阿瑶一看就知道她废了心的,心里多少有些感激。

阿瑶同冯老家人一齐吃了顿夜膳,几人气氛很好,和和美美地说了会话才散开。

冯老的两个儿子关系很好,两个儿媳间也亲如姐妹,一大家子一块吃着晚膳,有种阿瑶从未体会过的大家族的感觉。

她膳食吃得少,面上的笑容却没有断过。

夜里阿瑶洗漱好了就坐在榻上,百无聊赖地翻着话本。

这是知夏特意带来的,虽说只住一晚,但是也不能委屈了小娘子。

晚上戌时过半,阿瑶就躺在了榻上,明日大婚,她这个新娘子自然要养好精神。知夏只在桌上留了一盏蜡烛,自个睡在了侧间。

布置的再怎么舒心,依旧是旁人家的屋子,阿瑶翻来覆去地有些睡不着。

门口突然传来敲门声,阿瑶坐起身来,知夏在隔壁听见了就出去开门。

“小娘子睡了?”一个穿着青色对襟长袍的妇人叫知夏领着进来了。

烛火被点燃,原来是杨氏,阿瑶连忙下了榻,坐在八仙桌招待她,

“给婶婶添麻烦了。”阿瑶不知她为何这样晚了还来这里。

杨氏笑眯眯的,手里拿着个小盒子,叫知夏先下去了。

“我是前世修来的福气,没遭苦痛就得了小娘子这么钟灵毓秀的女儿。”杨氏就着灯火打量她,越看越觉得她秀美至极。

阿瑶听得面红,连连摇头,“我该谢谢婶婶的,给你们添麻烦了。”

杨氏笑而不语,把那个小匣子打开了,一本眼熟的薄册子被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