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5页)

苏颜哼了一声,怎么听他的语气都带着不信任。

顾野最近也很忙,他们并入某集团军,江市驻地就是主要驻地,营地规模扩大,又有几个团的兵力驻扎。

训练士兵虽然不是参谋长的主要职责,但他在这方面表现突出,还是在忙着训练士兵的事儿。

不过有个好消息是他现在周末也在忙碌没时间休息,他会把假期攒起来,等到过年的时候休假。

“我们过年的时候回趟老家吧,咱们也八、九年没回去了。”顾野说。

俩孩子马上欢呼:“回老家看奶奶喽,农村好玩,城里不好玩。”

“咱们这儿还不是跟农村差不多。”苏颜说。

她也很高兴,对顾野说:“那好啊,根据你的假期,过年的时候我也请假。”

这样定下来,苏颜马上写了封信,说了他们过年的时候要回去的事情。

晚上刚吃过晚饭,姜淑兰打电话过来,苏颜已经习惯了她晚上打电话,接起电话问:“妈,收到我们的信了吧,过年的时候我们要回家看看。”

姜淑兰的声音带着喜气:“咱家被褥都太旧了,我已经在准备给你们铺盖的新被褥了,咱家屋子多,足够住的,我可盼着你们回来呢,回来妈给你们做好吃的。”

说了几句回老家的事儿,姜淑兰的提到记者要来采访她,声音明显带着紧张。

她说:“记者说要来采访我,咱办啊,咱老百姓也没跟记者打过交道,我也不会回答记者的问题。”

“妈,记者来采访你是好事儿啊,那你这个会长不就有名气了吗,有了名气,干什么事儿都容易。再说你是会长,以后少不了要抛头露面,适应适应就好了。”苏颜说。

“可是我不会说话啊?要问我怎么养兰花怎么培育新品种我会说,问我别的我一概不会。”姜淑兰说。

苏颜问:“记者说要问什么问题了吗?”

“没说,就让我准备准备。”姜淑兰非常有压力。

“还有多长时间记者采访你啊?”

“俩星期。”

苏颜说:“妈,你别着急,我给你准备一份材料。你背下来,到时会记者问你你就灵活机动地回答。”

“诶,那你给我准备吧。”姜淑兰说。

挂了电话,苏颜说:“没想到咱妈最厉害。”

未来大佬冉冉升起。

俩娃写作业,苏颜就写给姜淑兰准备的材料。

没有电脑跟互联网可真不方便,手头又没有资料可以查,苏颜只能凭借记忆力的兰花相关信息开始编。

等十点多钟俩娃睡下后,她也编得差不多了,她把资料拿给顾野看:“你看我写得行吗?”

里面有记者可能会问到的问题,还有回答。

顾野点头:“差不多。”

苏颜把信纸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明天就寄出去。

再说姜淑兰拿到苏颜给她写的提问回答,有三十多个问题,差不多记者可能问到的问题的回答全写了,苏颜还在信中叮嘱她灵活地回答记者问题。

姜淑兰赶紧把这些回答都背熟,牢牢记在心里。

顾家,晚饭后,这个极有文化的家庭都在读书看报。

顾老爷子在看报纸,看到一篇关于兰花的报道,频频摇头:“这像话吗,真搞不懂这些人怎么想的,花那么多钱买兰花,值当吗,有钱不如捐到敬老院。”

刚要翻另外一面,视线一扫而过,突然被报纸上一个名字吸引:姜淑兰。

那是一篇关于种植兰花脱贫致富的报道,文章里提到的姜淑兰是当地兰花协会会长,带领当地群众养兰花发家致富。

姜淑兰培育出来的一盆名贵兰花卖了两千块。

“两千块啊,谁会花两千块钱买花?”顾老爷子自顾自地说。

他把报纸递给顾君儒,说:“你看看,这个姜淑兰是顾野他妈吗?顾野他妈就种兰花。”

顾君儒接过报纸,看着上面的文字,念了出来:“开兰县浅水镇,顾野他妈老家就是这个,那报纸上说的这个姜淑兰就应该是顾野他妈。姜淑兰说的话真有水平。”

他喊了一嗓子:“宋慧,你来看看。”

宋慧下楼来,三人一块研究那个报道,宋慧说:“咱爸不是说姜淑兰没读过多少书,你看说话多有水平。”

顾老爷子说:“是记者写的算在她头上了吧。”

宋慧建议:“给顾野打电话问一下。”

“那快拨啊。”顾老爷子说。

苏颜正在给俩娃检查作业,顾野把电话接了起来。

宋慧说:“顾野,报纸上兰花协会会长姜淑兰是你妈吗?”

顾老爷子看那份报纸是《民众日报》,苏颜跟顾野平时都看报纸,都看过这篇报道,顾野回答:“是我妈。”

当年那个只会种地跟编竹筐没读过多少书的朴实的村姑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当地兰花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