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3/5页)

顾老爷子的声音传过来:“兰花真能卖那么贵吗?”

民众日报的报道应该不会弄虚作假。

前前大声说:“太爷爷,名贵品种的兰花能卖好多钱,我妈说咱们家以后最有钱的人是我奶奶。”

童言无忌,爷爷突然笑了。

他对顾野说:“你妈有自己的事业就好。”

顾野和苏颜对视,两人均松了一口气。

——

在开学前几天,吴连枝带着得得来了,这小家伙有点财大气粗的感觉,用网兜拎了一打可乐,给苏颜、吴连枝、前前、朵朵各一瓶,然后说:“我自己挣的钱买的可乐,走啦,给他们分可乐喝去。”

“你还真是大方。”前前说。

苏颜喝着可乐说:“你真宠着他,哪有家长这么舍得的。”

吴连枝笑着说:“他数学竞赛获了一等奖,奖品是钢笔跟笔记本,学校还给他发了十块钱奖金,他说要买饮料请客,再说他也挺长时间没见院儿里的孩子了。”

仨小家伙开开心心地去找别的孩子玩儿,苏颜跟吴连枝就坐在葡萄架下说话。

吴连枝说:“这个暑假我把得得放我爸妈那儿,我跟老江去了申城两趟,老江戒烟戒酒,又吃了那进口药,精子质量是提升上来了,但取出来的精子不够,做不了人工授精。”

苏颜知道人工授精还是需要千军万马去争夺一颗卵子。

“还有别的办法吗?”苏颜问。

“没办法了。”吴连枝摇头。

苏颜觉得任何安慰的话都很苍白。

好在吴连枝的声音并未有多沮丧,说:“这就是说明我们没子女缘,我们就好好养得得,这个孩子乖巧懂事,各方面都是优点,我们老江都喜欢他。”

苏颜只好说:“你看现在医疗水平提高得快,说不定过几年就能治好了,或者有别的受孕方法,你年纪不算大,不用太担心。”

吴连枝说:“咳,我就不去想这件事了。”

苏颜看吴连枝确实没多少失望,大概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玩到下午四点多,得得他们才回来,苏颜留他们吃饭,吴连枝说要回去给老江做饭,苏颜就没再坚持。

——

苏颜在准备回老家要带的东西,自然以从厂里用员工价买的衣服为主,吃的也少不了。

她买了大白兔奶糖、糖瓜、米花糖之类的给孩子的零食,还买了腊肉火腿要带上。

宋慧知道他们要回老家,也给他们准备了糕点、黄鱼干、带鱼之类的年货。

他们是腊月二十九回的老家。

四点多钟他们就起床,苏颜煮了昨天晚上就包好的水饺,吃过早饭,顾野的司机开车把他们一家送到火车站。

苏颜给俩孩子都穿了小棉袄,外套中长款厚棉袄,这样他们俩就不会冷。

他们四个正好一个软卧车厢,这样的旅途轻松自在。

俩孩子还没坐过火车,觉得特新鲜,一路看着窗外的景色快速后退,还没看够,就到站了。

火车提速,比之前速度快得多,他们下火车再倒长途汽车到了县城是下午四点钟,下车后,就看到姜淑兰跟大伯在车站外面等他们。他们正急切地在人群中寻找。

“奶奶。”俩孩子飞快地跑了过去。

听到喊声,穿着大红棉袄,围着毛线围巾的姜淑兰迅速转身,展开双臂,招呼:“大孙子,大孙女,快到奶奶这来。”

她抓着俩娃的手,急切地问:“冷不?走回家烤火去。”

俩娃兴致极高,都说不冷。

“奶奶,我们可想你了。”

“奶奶也想你们俩,回家给你们炖大鹅吃。”

看他们红扑扑的脸,就知道等的时间不短。

大伯把东西接过去,说:“咱都多少年没见面了,顾野更精神了,这要是在大街上见面,我还不敢认。”

苏颜笑着说:“你们在这儿冻半天了吧,咱回去再说话吧。”

话不多叙,大伯马上开着村里的拖拉机回家。

他们坐在车斗的蒲墩上,风呼呼刮过,虽然背着风,苏颜还是把俩孩子棉服上的帽子带好。

她靠着顾野坐着,顾野把她冰凉的手包在自己手里。

姜淑兰嘴就没合上过,一直笑吟吟地拉着俩孩子问东问西。

很快就到了村里,除了一些人家翻盖了新房,村子的变化不大,依旧是土路,坐拖拉机更显颠簸。

村头有个池塘,里面是凋败枯黄的荷叶,苏颜想起她第一次见到顾野就是在这个池塘边,顿时感慨万千,又往他身边靠了靠。

顾野似有所感,把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苏颜笑道:“你还记得咱们俩见第一面吗?”

朵朵好奇地问:“你们见第一面怎么了?”

苏颜笑着说:“你爸浑身杀气,好像我做了什么错事,像要吃了我一样。”

“不是吧,我妈做了什么错事儿,爸你是这样的人吗?”前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