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年华如逝水(第4/4页)

因午间没正经吃饭,天刚擦黑,年夜饭便吃起来了。厅堂里支起大圆桌,桌下摆着火盆,四周点起新式油灯,暖和明亮。桌上南北大菜并集,山珍海味齐聚,中西美食合璧,新旧风格交融,锦绣荟萃,惹人垂涎。

当中两个热腾腾大铜火锅,一个里是油汪汪的红焖羊肉,一个里是清凌凌的酸汤老鸭。这边一个红烧鱼翅,那边一个清蒸鳗鲞,这边一个红焖大虾、那边一个爆炒虾仁,这边一个炸酥肉,那边一个红糟肉……葱爆海参、糖醋鲤鱼、四喜丸子、芙蓉鸡片,这是兖州北派风味。珍珠丸子、梅子排骨、大汤黄鱼、火腿春笋,这是越州江南特色。三鲜饺子、红糖发糕、桂花芋泥,奶油蛋糕,甜咸点心属南北中西合璧,家酿花雕、舶来洋酒更是显出新旧风格之交融。

陈阿公派人回话说就在另一户村老家中吃了,林满福夫妇坚决不肯留下同桌吃饭,只因推辞不过,装了几样菜带回家去吃。又特地交代少爷夫人们吃完不必管,明日清早他夫妇两个来给主子们拜年,顺便收拾即可。

这一顿年夜饭,吃得畅快无比。兄弟三人皆无父母在堂,不必管那些繁琐规矩。又是暂驻他乡做故乡,祭祖上供之类也省了。林满福想得周到,年货中备下了香烛纸钱。然徐文约以长兄身份发话,倡导新风,大人孩子举杯默祝一番,以示追念,便罢了。两位女士都能喝几杯低度酒,男士们更是酒量不浅。颜皞熙自认马上要成年,磨了母亲半晌,往桂花蜂蜜水里兑进去半盏花雕酒,故意喝得频频咂舌,专馋自己妹妹。

酒过三巡,菜也回锅热了一回,众人愈发随性。兄妹俩合唱了几首学堂里教的新歌,郑芳芷与黎映秋也不忸怩,朗诵了近期在同声诗画社沙龙里写的诗。徐文约模仿说书人口气,讲了一段从前办报时听来的市井趣闻,逗得大伙儿哈哈直笑。随后安裕容站起身,来了一段《锁麟囊》:

“这才是今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

“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

“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

“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他唱这个有些从前功底,更兼眉修眼俊身段风流,惹得众人喝彩不停。在座诸人无不是劫后余生,从前萍水相逢,而今情意深重,虽前途仍难揣测,回思过往,确乎当得起“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这一部新戏刚在申城公演不久,十分红火,大人孩子多少都会哼几句,一时齐声应和,欢乐融融。

安裕容借着微醺之意,非要拉颜幼卿一同唱。颜幼卿不擅长此道,终究拗他不过,窘迫道:“我给你、给你配一段剑舞罢……”脱去外衣,随手抽了屋角花架上梅瓶里一支腊梅,跟着词曲节奏舞将起来。举动之间刚柔并济,梅枝带起劲风,梅花却不惊一瓣。众人皆知他一身好功夫,却难得有此机会近处端详。待见他收势站定,推开扑过来的安裕容,脸红气不喘,便知只是羞涩而已。倒是另一个,分明有几分醉了。

都是自家人,起哄的起哄,凑趣的凑趣。子时已过,郑芳芷把两个孩子赶去睡觉,拉着黎映秋去厨房,预备煮一锅甜甜的汤圆给大伙儿醒酒。

听见院门响动,颜幼卿忙出外探看,却是村里后生送了陈阿公回来。见主家都在,陈阿公便过来招呼。徐文约问起春会之事,陈阿公连连叹气。舞狮共计四人,为春会配合练习许久,一个主力受伤,紧急之间,实在没有合适的人能替。只能天亮赶紧去别村看看,能否借到人手。

安裕容趴在颜幼卿背上,眼睛半眯,酒香随着语声喷洒:“去别村借什么?我,还有阿卿,我们俩,舞一头狮,保管赢个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