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侵蚀(第2/4页)

这些用坚固的木头包裹起来的小盒子从早到晚都能发出细小的声音,轻盈悦耳的音乐表示时间的间隔,年轻的人声用不同的语言为他们带来各种“节目”:从清晨到中午,分别是“每天十个词”,教人学习工业城的语言;“每天新鲜事”,告诉人们在别处发生的故事,有发生在联盟内的,也有从另一半的兽人帝国出来的,还有名为“开拓者”的人类在远方折腾出来的,人们通过这个节目得到各种同他们相干和不相干的消息;“麻烦怎么办”,通过一些人为的对话,告诉人们在荒野中如何辨识方向、生火和寻找食物,如何快而好地宰杀牲畜,到大人或者小孩被骨头噎住了该怎么办,还有对一些常见疾病和普通伤口的处理办法等等……并同时反复强调工业城能够应对类似状况的商品。

下午的播放的内容稍微有趣一些,有人唱歌,也有人读书,用简单的语言叙述一些吸引人的很长的故事,到了傍晚,它又会将“每天十个词”和“每天新鲜事”重复一遍,使人们不容易错过那些工业城要他们注意的事。最后,在人们入睡之前,匣子里那些轻柔的声音会让一些人在工业城学习和生活的人到“播音室”来,磕磕绊绊地念出他们要写给远方亲友的话语。

虽然仍有许多兽人听不懂收音机里的许多内容,但这并不妨碍收音机在很短的时间里为那些得到它的人们生活的中心,不仅因为这个匣子不需要注入任何力量就能发出声音很神奇。在看不到太阳的冬日或者雨季里,人们通过它叮叮的报时声来安排生活;他们将它用皮绳系在胸前,在放牧和狩猎的路上聆听远方的故事,自言自语地学习人类的语言;他们还将这些小匣子放在生病的人和年老的人床头,用那些悠扬轻快的音乐和平稳的讲述来使他们短暂地遗忘痛苦;因为不懂文字,也有许多人夜夜将耳朵贴在喇叭上,等待自己的孩子从远方传来的音信。

无论有多少人想要获得这些收音机,工业城的贸易点总能够在售罄之后迅速补足,虽然他们也对一个部落能够购买的数量有个大略的规定,但限制得并不十分严格,所以这些收音机也渐渐流传到另一半的兽人帝国去了。

流传的后果是看得见的,从某一个时刻开始,越来越多的北方部落派人来到坎拉尔城,希望能够在城中租借一处房屋,既作为仓库,又作为他们前往工业城的一个中点。这些北方的部落——有些甚至是北方联盟成员——通过这些收音机感受到了不同于传闻的另一个工业城,想要来试探看看它是不是同广播中说的那样,会同样向他们这些还未敌对的部落敞开大门,无偿地向他们传授知识和技艺。

斯卡·梦魇说:“谁会有便宜不占呢?”

但联盟内和联盟附近的族长们很难让那些远方的部落明白,工业城确实会向他们敞开大门,但知识和技艺的获得不会真的无需代价。这代价不是北方部落因为受惠才愿意付出的那一点点友好,工业城其实不在乎他们和北方的半个帝国要决出胜负时这些部落站在哪一边,但他们在乎年轻的兽人。

整个南方联盟,还有可能达到了三分之一的北方部落,都有部落成员在工业城学习和劳作。

但若非工业城通过收音机在它的早晚“新闻”中公布,并经由那些在夜晚读信的人进一步向它的听众们解释,许多人至今都不能发现工业城控制的领域竟已无声扩张到了这般可怕的地步。

而在工业城清晰地将他们的成果展示给众人之前,哪怕越来越多的年轻兽人开始狂热地向往那座人类建立的城市,包括南方联盟中的部落族长在内,许多人仍然认为工业城既然从不要求他们向术师和斯卡·梦魇表示什么忠诚,他们的年轻人还可以自由地在部落和工业城之间来回,那么他们在习得了工业城技艺,又用劳作换来报酬满足了愿望之后,就会回到部落,像那些人类和狼人建设工业城一样,将部落壮大起来。

虽然如今看来这种想法愚蠢得令人窒息,但他们的这种想法其实也不能说过于梦幻。因为当初工业城的做法在他们看来更为愚蠢——不仅确实地教导来自各个部落的求学者,还督促他们不要贪恋城市舒适的生活,要尽量为部落作出贡献。

但如果那位人类的术师愿意用这样的好处来讨好他们,他们又何必拒绝呢?于是在坎拉尔城的带头下,部落首领们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送入了那座没有城墙的城市。

那些野心勃勃前往工业城,得到了学习和工作的名额的年轻人在开始时确实会为这座城神魂颠倒,虽然他们很快就会吃到学习的苦头,很多生性自由的人难以适应人类那种过于规律的生活,免不了受一些挫折,不过他们大多能够在教导者的引导坚持下去,而不是丢脸地放弃或者更耻辱地被警告后赶走。年轻的兽人们因为不断的训诫牢记自己学习的目的,在习惯人类那种几乎一切都要按着时间表来进行的生活之后,他们很快就在紧凑的学习和劳动中找到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