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侵蚀(第3/4页)

因为那些教导他们的人是真的希望他们能够学到东西,他们或严厉,或温情,但都十分耐心,并且擅长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将他们活泼的精神投入到眼前的事情中去。学生一天有一半的时间在劳作,劳工一天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习,在术师控制的领域中,学习和劳动之间的界限有时候十分模糊,人们将他们学到的技艺在劳作中应用,又通过劳作加深他们在课堂对知识的认知。

于是他们的进步一日千里。年轻人们在工业城里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只要打好语言文字和数学的基础,他们就能够学习任何他们想要掌握的技艺,无论是种植、烧窑、炼铁还是战斗,虽然工业城不会将那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向他们展示——这是明明白白写在契约内的,但不管骑术还是使用普通武器的击杀术,或者赤手空拳的搏击术,工业城的师长都向这些学生倾囊相授,并且无分他们的学生是男是女,是族长的儿子还是奴隶的后代。

只要不是脑子有点毛病,所有人都应该知道这些可以无偿获得的技艺在别处的价值。他们确信工业城的教导者并无多少保留,在这座城里获得这些宝贵知识太过容易,感受到自己头脑和肢体一样不断充实强壮后,他们甚至有种过往岁月竟然都是虚度的失落。

而这种失落在工业城有心的引导下,进一步变成了对他们出身的部落不能如坎拉尔那般得到工业城直接扶助的难过。

因此,这些年轻人一边沉迷于工业城提供给他们的珍贵至极的学习环境,一边渴望回到部落,用自己习得的能力改变亲友们艰难的生活。每当假期开始,年轻人们便成群结队地背着沉重的包裹离开城市,走下火车,登上马匹,回到家园。他们带回去各种各样的工业城产品,它们全都来自于他们双手的创造,他们将这些物品慷慨地赠送给家人和其他部落成员,向人们展现自己学习得到的技艺,积极地在部落宣扬工业城的智慧、文明以及伟大。

即使他们的家人和部落成员质疑他们的话语和经历,他们也很少为此生气,反而对这些疑问有种近于怜悯的理解——天上怎么凭空会掉下蜜雨呢?人们想要过上好的生活,只有靠正确地劳动这唯一的道路去实现。若非术师从天而降,人们不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找到这条光明大道,反而认为占有和掠夺才是真理,谁的力量大谁就能决定命运。倘若用力量说话是对的,为何兽人们追逐力量追逐了无数岁月,却始终未能建立起一个像工业城这般强大的城市,为何联盟这薄弱的契约立下不过数年,它的建设者便已远涉帝国之外,在外面的世界引起了好大的风雨呢?

于是部落人不可思议地发现,工业城那“愚蠢”的做法,反而让大多数年轻人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变成了人类术师的信徒。虽然许多的部落人并不愿接受这些孩子迷了心智一般般完全站在工业城那方的吹嘘,可他们也很难反驳这些确实是出于事实的道理。就算不太满意那些工业城的教导者给年轻人传授了一些软弱的东西,仍也改变不了有许多人非常想要将他们的亲人和他们自己送到工业城去。因为部落人既不能拒绝年轻人从工业城带回来的种种好处,也不能装作看不到这些年轻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好的变化。

工业城给了生活在城市中和各处工地上的所有人以充足丰美的食物,宽敞舒适的住所和安定平稳的生活,人们除了眼前的学习和劳作,不需要担忧任何事情;虽然他们在学习和劳作中不免要同他人比较竞争,但这种竞争既不会降低他们的待遇,又很少破坏他们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出众的人会得到许多奖励,失落的人则会受到那些教导者更多的照顾和帮助;矛盾总能得到比较合适的调停,没有人轻视、欺凌和蒙骗这些不属于工业城的部落人,他们生活在一种算得上友爱的环境之中,就连暴躁的人也会在其中慢慢软化自己的尖刺。

许多年轻人向他们的同伴袒露自己爱上这座城市的理由,是因为他们在这里得到了在自己的部落和自己的家庭中都不曾有过的尊重和亲密。他们同自己的教导者,也同学习和工作中的伙伴建立起了真挚的情感关系,并通过这些连接中得到了极大的心灵滋养。他们很快地就能同他人熟练合作了。而当这些年轻人带着强壮的身体和充实的精神回到部落,并自然而然地团结行事时,他们的力量就为他们带来了权力。

因为假期作业的要求和他们自己的愿望,这些受到工业城关照的年轻人每次回到部落都会带来一些小小的改变。他们建造蓄水池,修葺房屋,给年老的和残疾的人送去自己的捕猎所得,开垦田地,为他们播下种子,还帮助母亲们照顾她们不省心的孩子,如此等等。虽然不是每一件事都干的恰到好处,有时候他们费了力气却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但所有人都看到了,也享受到了这些年轻人被工业城转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