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工业联盟与贵族(第2/4页)

但赫曼喜欢这座城。

它不仅有一种令人着迷的纯粹理性之美,并且让他感觉到力量、规则和守护。

正如联盟本身。

在车辆到站之前,赫曼已经将当天的报纸大体浏览了一遍,一点也不意外地看到了关于近期种种变动的暗示或明示信息。他乘坐的这路公交车会将他直接送去报社,虽然工作多年的赫曼已经在工业城有了自己的独立住所不过还没成家,并且时常出差的他在新家居住的时间并不多,这一次也是在回来之前就打了申请宿舍的报告。

跟他联络的编辑说,他们接下来有很多、很多的重要工作。

于是赫曼走过那道花木环绕的石柱大门,穿越林荫,走进已经提前被人整理过的宿舍,放下行李,脱掉外衣,在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床铺上沉沉睡去。

修整一天之后,赫曼便开始参加工作会议,并在第一场工作会议上拿到了关于联盟近期事务变动的内部资料,虽然在北方的时候已经听到过一些暗中流传的消息,但看到它们白纸黑字地被确认,赫曼还是震惊不已,不仅是他,其余与会的外派记者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没有人会怀疑这些资料的真实性。

“我们应该做什么?”

“做所有我们能做的。”主编简短地说。

第二次裂隙战争,即使知道联盟有些过于急促的狂飙式发展与之有关,但意识到它即将来到面前,而令历史重演的钥匙竟然是一座漂浮在空中,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高能城市,并且有不公开的渠道已经确定那座城市即将履行其作为信标的使命,对赫曼这些记者来说还是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受。

他们用了一些时间来接受这些信息,然后就恢复了专业的基本素质,开始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之中。

联盟非常强大,精英荟萃,最重要的是“解放者”这一主体的性质,这就意味着无论战火从哪一端燃起,他们都必须承担起保卫整体人类的责任。联盟决不能在裂隙重启的迹象出现之后才告知人们这个关系到所有人命运的危机,也不能仅仅通知只占少数的统治者,而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让最多数的人短时间内接受关于裂隙战争的庞杂信息,发动工业联盟内外的人们一同为第二次裂隙战争做准备,就是他们这些媒体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

这当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他们责无旁贷。

而赫曼不同于其他记者和撰稿人的是,他参与这些工作的同时不仅不能停止自己手上关于北方建设的议题,而且要将它们做得更为突出。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如此重大的危机,北域的改革范式才有其代表性价值。

即使工业联盟必然也无可取代地要承担起领导第二次裂隙战争的责任,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必须被组织起来——而不论从联盟对外战争的经验,还是记者和外事人员的工作经历来说,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组织性及团结性都有很大的问题。一般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封建治理体系既缺乏人口,又难筹资源,几乎不可能在仅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有效的防御和反击。

联盟必须给予他们应有的援助,和协助他们改进这些问题,首要就是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渠道。

在这一点上,联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条将中洲东西两侧联系起来的信道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证实了其可靠,联盟外部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仅凭推论也知道联盟自有其特殊且高效的通讯手段,若说他们不想要这样的技术,那当然是假的,但至今还未有人正式提出过相关要求。

究其原因,一是联盟发展的速度过于惊人,即使他们自认这样的速度是合理的,实际除了同样处在剧烈转变之中的联合王国,外部世界仍在接受这样一个“怪物”的过程之中,在他们探索出如何应对这个处处邪异的国家的方法之前,已经由于联盟的商品和文化冲击失去了主动权;其二则是联盟的商品和文化的双重冲击,已经让他们意识到了联盟的真正威胁所在,进而认识到如果使用了同样的技术,将己身并入联盟的通讯网络,就再也不可能抗拒工业联盟业已成熟的精神入侵——这一点已经在多次论战中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

“旧世界”的国家对工业联盟既感到恐惧,又深受其吸引。即使联盟从未做过主动压迫弱小国家的行为,它的存在就像巨型天体,会令周围的环境都不由自主地向之扭曲。

贵族和教会一边难以抵挡地大量使用让他们生活更舒适和优越的工业品,一边看着国家和领地的秩序,以及人民的品德一日日地“败坏下去”。即使严防死守,每年还是有许多人不顾艰险地逃离家园,奔向那传说的富足之地。而只要他们进入工业联盟的领域——不论是白船还是那些如毒瘤一般设置于各大城市的商圈,那些可耻的叛逃者就会受到联盟人的庇护,只要追击者没有拿出他们切实的犯罪证据,叛逃者们就会心想事成,以避难的名义被送去工业联盟的边境开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