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3/4页)

助理回答得很诚恳,“厉先生觉得太累的话,待会不用和我们一同出行。”

厉劲秋声音低沉的问道:“你们要去哪儿?”

助理客气的说:“贝卢先生认为,钟先生对他存有极大的误解,所以希望钟先生能够腾出今天一天的时间,参观哈里森.贝卢博物馆,全面的了解贝卢先生为中国所做的贡献——”

他没说完,厉劲秋就站了起来。

“就算去博物馆背诵给贝卢歌功颂德的介绍词,我也不愿意待在这个鬼地方。这里没有手机、没有音乐、连电视都没有,简直是人间地狱!”

厉劲秋看向助理,丝毫没觉得自己哪里不礼貌,直言不讳道:

“如果贝卢是因为这样的秘诀才活到九十六岁,那我宁愿英年早逝。”

说完就走,十分潇洒。

完全不介意这场博物馆之行,是贝卢给钟应特地安排的思想教育课。

他们坐上车辆,钟应想跟厉劲秋说点儿什么,却发现这位疲惫不堪的作曲家,上去就闭上眼睛,满脸写着“我累别吵”。

钟应便不再打扰,安静的等待车辆启动,欣赏街景。

他不是第一次来佛罗伦萨,却是他第一次前往那座贝卢建成的博物馆。

宽敞繁忙的马路旁,开拓出一片平坦优雅的古罗马式石砌广场。

广场上林立的骑士雕塑之后,叠起了复古的长阶梯。

古典蓝灰的博物馆罗马柱大门,引得游客来来往往,拍照留念。

钟应他们在助理和保镖的护送下,穿过广场登上阶梯,一路通行无阻的进入了哈里森.贝卢博物馆。

藏有万余件历史文物的博物馆,少了捐赠给清泠湖博物馆的展品,依然不减它的肃穆庄重,最大的主厅依旧是中国文物的天下。

钟应刚走进去,就见到了悬挂在中国厅正中间玻璃墙里的《千里江山图》。

青绿的山水,落在泛黄的长卷之中,于柔和清晰的灯光下,成为了贝卢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助理带他们在画前驻足,他客气笑着说:

“我们特地邀请了专业的解说员,为两位讲解博物馆历史。希望两位听过讲解,参观过博物馆,能对贝卢先生的苦心有所了解。”

说着,他就去联系旁边的工作人员。

厉劲秋在车上小憩片刻,精神好了许多,他皱着眉,低声问道:“贝卢是想洗脑你吗?”

钟应不置可否,他盯着眼前那幅《千里江山图》。

厉劲秋又说:“看你这样,肯定意志很坚定,但我不行。我这人特别善良、特别容易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万一他们找个能言善辩的解说,给我洗脑,说不定我转身就把多梅尼克供出去了。”

钟应的注意力终于从《千里江山图》上离开,转头看他,好奇厉劲秋怎么把出卖朋友的行为说得那么轻松。

“我以为你会保持自己的中立立场,毕竟多梅尼克先生是你的朋友。”

厉劲秋非常满意自己比一张画更重要了。

他微扬下巴,任性的说:“昨天之前确实是,但他没能把我从贝卢庄园捞出去,我就单方面决定跟他绝交。”

幼稚得钟应发笑,作曲家却觉得自己掌握了交友真理,一脸严肃,认为恩怨分明没什么不对。

钟应正想为多梅尼克辩解,一声熟悉的呼唤,打断了他们的闲聊。

“哥?钟先生?”

远处走过来的周俊彤穿着休闲长裙,诧异的看着他们,“你们怎么会在这儿?”

“你还没回国?”

厉劲秋见她出现,立刻摆出了冷漠的亲哥威严。

周俊彤十分无辜的回答道:“快回去了,但是馆长说希望我给贝卢先生的宾客,做一次文物解说……”

钟应笑了笑,“我们就是贝卢的宾客。”

厉劲秋心情骤然轻松,长呼一口气感慨:“这下不用担心我被洗脑了,你还没那能耐。”

周俊彤:?

周俊彤一周前回到贝卢博物馆,仔细查阅了十弦琴的记录。

馆内十弦琴的来源信息,只有贝卢先生的口述。

没有拍卖行交易凭证,没有十弦雅韵的移交合同。

残破不堪的琴身断弦和贝卢的拍卖行说法,就是博物馆最初记录的全部。

周俊彤询问过自己的老师,没能得到想要的答案,等她去找馆长了解详情的时候,却收到了对方的求助。

“贝卢先生说,想请一位了解博物馆、了解贝卢家族保护文物历史的优秀员工,给他的宾客做一次文物解说。虽然我想请贝蒂或者弗雷德,但你既然回来了,我就觉得,不会有人比你更了解更崇拜贝卢先生。”

“你一定能让宾客们深入了解哈里森.贝卢伟大之处。”

换作以前,馆长的话绝对没错。

周俊彤为了保护中国文物而学习文物修复,在贝卢博物馆出了名的崇拜贝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