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萍水相逢的新朋友。(第2/4页)

在来客栈的路上她还跟百叶商量,到了客栈她们先去姑们的屋子收拾收拾,行李中带了新的床褥被套,换上自家带的东西,姑娘也能睡得安稳些。否则她第一次出远门,夜里还不知道睡不睡得着。

陆时寒闻言却是一顿,竟然没有坚持劝她们一起,反而叫秦海也留下来帮她们一起整理,并请掌柜叫厨房也简单做些消夜送到房里给杨妈三人垫肚子,吃食从房费里扣。

掌柜自是满口应下,拍着胸脯保证招待好几位,让陆时寒只管带夫人去寻访美食。

但陆时寒真带着颜芝仪离开,掌柜又倍感失落,目送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幕中他才依依不舍的收回视线,内心还在为无法招待陆公子和夫人而扼腕叹息。

悦来客栈在当地也算是较有名气的客栈了,许多商人和书生经过黄石港都会选择在此处落脚,前者有钱后者身份体面,店里厨子的拿手菜自然怎么高端怎么来,否则如何能伺候好这些贵客?

因此陆公子想要的民间小吃,掌柜的还真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贵客离自己而去。不过内心各种遗憾不舍,一回头掌柜又换上了热情的小笑容,亲自同秦海他们搬行李,还自来熟的跟秦海寒暄,“数月不见,秦小哥也大变样了,这通身气派瞧着就是干大事的。”

秦海本就是乐天派,跟着公子去京城走一遭,待人接物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也丝毫不生疏的笑起来,“掌柜的说笑了,我还有得学呢。”

***

另一头,颜芝仪跟着陆时寒离开悦来客栈不久后,拐进一条巷子,又走了两分钟,便来到一间点着灯的小店前。

小店面积不大,大堂只摆了四五张桌子,却三三两两坐着好几桌客人,吃着美食聊着天,许是因为店外头并无插上卖酒的旗子,进来的顾客都是吃东西而不是喝酒,也就不至于喝多了导致在店里高谈阔论、甚至耍酒疯。

店里的几桌客人都很有素质,在摇曳的烛火中和友人轻声交谈,竟有几分温馨惬意。

颜芝仪竟觉得这一幕美好又熟悉,宛如梦回夜生活。

她凭感觉估测现在是晚上八/九点,在江州时一家人早就整整齐齐的进入梦乡了,没想到一江之隔的黄石港人们夜生活如此精彩,她忍不住抬头问陆时寒:“为何这里的人夜里都不睡觉?”

陆时寒笑而不语,轻轻扶了她一把,“里头还有个空位置,咱们进去再说。”

就着轻扶手臂的姿势,陆时寒带着颜芝仪去了最角落最小、也是唯一的一个空桌子,只够他们两个人坐下,且动作间免不了挨碰着彼此。

颜芝仪还想感叹一下这桌子太迷你,跟她学校外的小吃店有一拼,这时原本代替母亲靠在柜台上打哈欠的小姑娘立刻精神起来,熟练的来到他们跟前吆喝,“两位贵客想吃喝些什么?”

陆时寒用眼神询问颜芝仪,她眨了眨眼,“寒哥说带我来吃本地特色,那就你决定吧。”

“也好。”陆时寒弯了弯嘴角,对小姑娘道,“还有活鱼吗?请给我们清蒸武昌鱼,蒸肉糕,再来一碗蛋酒。”

说着又朝颜芝仪解释道,“此店的蛋酒采用正宗孝感米酒,其乃当朝供品,风味与别处的米酒都不相同,此行虽无法去到孝感,能在武昌喝到正宗孝感米酒仍是幸事。仪儿可多用一些,夜里也能安眠养神。”

小姑娘本是做好了唱菜名的准备,因为一见他们便知是外地人,若是本地的食客,她见过一次就过目不忘了。不过食客自个儿定好了要吃什么,她也省了许多事,当即脆生生的附和,“公子说得极是,我家的酒实打实从孝感搬回来的,与那些打着孝感米酒、却是自家悄悄酿造的店家可不同,他们即便按照孝感酿酒的方子,不用孝感的米和水,酿出来也不是正宗的孝感米酒啊。夫人您就擎好吧,我家的蛋酒绝不会叫您失望。”

颜芝仪看她还不到自己胸口,口齿却这般伶俐大方,招待客人也有模有样,是少见的伶俐人,忍不住问道,“小妹今年几岁了?叫什么名字?”

“我叫芳妮儿,十二了。”

颜芝仪看她这瘦弱的小身板,觉得最多十岁,十二应该是虚岁,放在现代还是个快乐的小学生,不由生出几分怜惜,“你还这么小,为何就出来帮着家里做事了?这是你家的店吧?”

芳妮儿点头道,“我娘生了双胎弟弟,白日我在家看照顾他们,夜里弟弟们却只要娘哄睡,我便来店里帮忙招待了。”

“恭喜,双胎可是不多见的喜事。”颜芝仪想到家里那对双胞胎弟弟,刚好也比她小了十岁左右,不由对芳妮儿更多了两分亲近。

芳妮儿用重重的点头表达对颜芝仪这话的赞同。

她这个年纪放在别家早就兄弟成群了,偏父母成亲十多年只得了一个女儿,家里常年愁云惨淡,如今母亲中年产子,还是一举双男,全家都是喜不自胜,往日总是愁眉苦脸的爹如今不但脸上带笑,干活也有劲了,每日起早贪黑,不到三更天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