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爆炸预告事件(第2/6页)

当然,对行李异常关心的并非只有这些“奇妙的车掌”,电车内的车厢麦克风一等接近下一个车掌时,就提醒乘客别忘记自己之物,进站之后,更是不断提醒“若发现无主的行李,请立刻告知各车厢服务员”。

这点,不管国铁、国电或巴士都一样。

事实上,不只是国电、国铁和巴士,都电、地下铁、私铁等都内的任何交通工具,皆有相同,但,下午2时一过,此种现象霎时完全消失,亦即,只局限于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之间的4小时。

2

都民们知道听了下午2时的收音机新闻报导,才知此现象所代表的意义。本来这时刻并无新闻报导节目的广播电台也插播重点新闻报导,电视台更打出新闻快报。

以下是其报导内容:

“昨天,警视厅收到一封署名是政小僧所寄的信,表示今天13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之间,东京都内某一交通工具将发生爆炸,有关人员非常紧张。但,到了2时的现在,仍未发生爆炸事件。

“昨天下午,警视厅内的‘特殊爆炸事件专案小组总部’收到一封信,内容写明4月份歌手小森亮子、电影女星、电视演员等家中寄达有爆炸物的礼物,以及9月9日大东电铁巴士内放置定时炸弹,皆是是政小僧所为,另外,并警告‘13日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之间,行驶于东京都内的某公共交通工具将会发生爆炸事件’。

“专案小组总部最初认为可能是有人冒用是政小僧之名企图恶作剧,但,警视厅科学检验所比对信件笔记之结果,断定信确实为是政小僧所写。因此,向都公共安全委员会报告后,连夜邀请东京铁道管理局、都内各私铁、巴士公司、都交通局、计程车业者代表等开会,在公布这封信的同时,一起协商对策。

“席上,部分有关人士提出在预告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的4小时之间,所有交通工具完全停止营业,但,考虑此建议极可能带给都民困扰而无法实行,结果,决定在尽可能确保如同平日的营运原则下,进行万全的警戒以期防患爆炸于未然。

“但,如果事前让一般民众知悉,交通工具很可能因此产生大混乱,所以要求报纸、电台等传播媒体协助,不将事态公开,所以,今天13日的各交通工具……(中略)“可是,这样过了紧张的4个小时,已经到了预告发生爆炸事件最后时限的下午2时,都内仍未发生任何一椿爆炸事件,所以包括专案小组总部在内,所有有关方面都松了一口气。

“另外,之所以未发生爆炸事件,一般咸认为是警戒森严,让歹徒无装置炸弹的机会。不过,专案小组总部也表示,歹徒有可能变更爆炸的时刻,所以暂时仍必须继续保持警戒。”

以上是交通工具长达4个钟头皆有人员采取警戒姿态的原因,不过,专案小组总部在采取这样的措施之前,尚有若干的迂回曲折过程。

从笔迹鉴定确实那封信出自是政小僧之手后,警方当局最感困扰的是:是政小僧是否真的会如预告所言的引发爆炸?

对此,在调查会议上,也出现各种不同意见。

首先是是政小僧绝对会付诸行动的意见。这一派人认为是政小僧是精神异常、个性异常之人物,而既然对方是疯子,则无法知道会做出什么事——会做出常理不能想象之事的人,就是这类精神异常者。所以,在预告之后遂行爆炸,乍看乃是无法理解的行动,但是是政小僧可能真的打算这样做,因而必须在必然会有爆炸事件发生的前提下,拟定对策……当然,也有人提出异议,亦即,是政小僧以往行动时从未预告过,但是这次却事先预告,原因何在?

虽然一般人皆认定是政小僧为爆炸狂,但,他是否真的如此还是一大问题,至少,并非狭义所指的那种爆炸狂。因为,所谓的爆炸狂是以爆炸行动本身为乐的变态者,和纵火狂想看到火一样,有着在现场亲睹爆炸的欲望,但是,除掉电影院的两椿事件,无法相信他人在现场。这表示他喜欢的并非爆炸行动本身,而是对借爆炸引起人们的骚动有兴趣。

其证据是:4月14日宝村由乃事件后对目标者的“送礼”方式。

当时,小森亮子、诹访美登利事件被大幅报导,充分可预料到若用同样手法“送礼”,收受者会怀着戒心,炸药将不致引爆,而且事实上所有被害者也都因事前心存疑念,把礼物送交警局,因此避免了爆炸的结果。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以爆炸为目的,应该会利用其他手法,转移被害者的注意力才是,但他并未这么做,岂非表示即使未引爆,也已充分满足?亦即,只要报纸刊登“宝村由乃小姐也接获炸药礼物”、“昨天,船井美知子小姐……”等等明星们满怀恐惧的谈话内容及照片就行,这已足以证明是政小僧利用炸药纯属手段而非目的,其真正目的是想让是政小僧之名广泛流传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