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爆炸预告事件(第4/6页)

传播媒体当然不会忽略掉这段发言,以致刑事部长后来面对电视摄影机时,也不得不做相同发言。

“你说正画出歹徒的轮廓照片,是有目击者吗?”采访的记者问。

刑事部长回答:“上次的巴士爆炸事件后,综合乘客们的说法,在爆炸发生前于古川桥招呼站下车的20岁左右青年的行动很可以,几乎能确定就是歹徒,所以目前正赶画出其轮廓照片,预定这一、两天内会公布,希望届时民众能予协助。“这段话多少有些夸张和骄傲,却也并非全无根据。在与交通有关人士的会议席上,负责调查者所说的“我们目前正全力追查歹徒,并非毫无自信”,指的也就是这件事。

——专案小组总部在爆炸事件后,对巴士上的每位乘客皆制作个人行动表。而车掌的记忆和车票的售出张数,也成为制作此表的有力线索,大黑板上并画出巴士的剖面图,引导各人想起车上有哪些人物?什么人在何处下车?哪位乘客在哪个招呼站移动座位等等。

这些人在互相交谈讨论之中,似乎想起什么!

“啊!是吗?你确实是在看体育报纸。”

“嗯……左侧是你,右侧不远坐着一位女性,她受的伤最严重,好像仍在住院……”

不久,有一人说话了:“坐在受伤最严重的田丸冴子右侧的是20岁模样的男人,他没有受伤吗?从位置上来说,这位青年应该也伤得相当重才对……”

20岁左右的男人……专案小组总部心动了。依总部刑事们的推断,这男人虽比是政小僧的推测年龄大了两、三岁,但却是目前为止所发现有关联者中最年轻的。于是,警方便全力查问该男人之事。

另一位男性说:“该青年确实是坐在田丸冴子隔壁,时而斜目瞥着她,眼神看起来不太正经……”

车掌也记得该青年,说:“青年是在发生爆炸的四之桥,或者前一站的古川桥下车。”

就这样,专案小组总部决定将该青年称之为嫌犯A(身份不详、年龄约莫20岁的男性)。

不必说,刑事也赶赴日向外科医院,向田丸冴子问及这位青年之事。

“我记得他。在品川车站排队上车时,他站在我背后,至于座位……还有其他空位,但他却故意坐我旁边……”

她表示,最初接受询问时,也想到那男人可疑,可是觉得并无确实根据,不能因此就怀疑别人,替别人带来困扰,所以未告诉任何人。

“你记得那男人带有用报纸裹住之物件吗?”

“这……”田丸冴子以凝视远方般的眼神,困惑地说:“上次也被问及这点,当时,我回答说不记得。可是,刑事先生以各种手势说明其大小,或许因而留下深刻印象吧?后来仔细回想,感觉上那人似带着这样的东西……不过,事实如何就不太清楚了。”

于是,专案小组总部决定要搜寻出A,立刻以对A有印象的两、三人之供述为主,着手制作轮廓照片。

所以,在这方面,刑事部长的话并非空穴来风!

但,他表示“在一、两天之内会公布,请民众协助搜寻”这就过于夸大其词了。

专案小组总部并不打算立刻以轮廓模拟照片使用于公开调查。若以目前所知的涉嫌程度即进行公开调查,事后却证明A并非歹徒,将涉及严重的人权问题,所以,也只是预定由每一位刑事携带模拟照片,在四之桥、古川桥附近、品川车站剪票口、巴士招呼站等进行访查使用。

而,刑事部长受到都议会议员的刺激,竟然在情急之下说溜了嘴。

4

刑事部长的谈话是在6时半开始的电视新闻时段播出的。约两小时后的8时半,有人打电话至大森警局,是大森车站东边出口的“都会”咖啡店的女服务生。

她表示现在2楼有一对20岁左右的男女正边看晚报边交谈,情况有些不对劲,而且,男的似乎就是是政小僧!

大森警局的刑事认为女服务生的语气非常严肃,立即派刑事驾驶巡逻车前往。

巡逻车未响起警笛的原因不必说也知是尚未确定青年涉嫌至何种程度,怕引人注目。

刑事乔装成客人进入店内,向打电话的女服务生询问详细情形。

“是2楼的客人……”她压低嗓门,说。“从我所站的位置往2楼看,可见到3张坐席,最右边的两位男女即是。”

两人似乎都是学生!

——女服务生是在旁边的客人离去后,走去收拾桌上的杯盘,无意间听到两人的对话。

“别开玩笑!真的不是我。再怎么说我也不会做出如此耸人听闻的大事……”

“可是,看那部电影的时候……不是吗?快告诉我真话,那样我也……”

女人的声音已几近哭泣。

女服务生很紧张,盘上的杯子差点摔落地上,但,她尽可能力持镇静地下楼,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