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爆炸预告事件(第3/6页)

若基于此种观点,那么,前述的预告具有何种意义呢?是政小僧也许只是期待借此预告,让各传播媒体竞相报导!

13日上午10时开始的4个小时之间,若东京都内某处的电车、巴士、计程车发生爆炸,对都民而言皆是重大事件,将因此惶恐不安。而,传播媒体也会大幅报导这一切,电视台更会制作特别节目,说不定现场转播车还会实况转播街头的骚乱景象;至于报社,搞不好还出动直升机……在大街小巷展开一场如选举开票日般的报导争夺战……对此,是政小僧独自微笑观望,为自己造成社会如此激荡的动乱而心满意足。或许这才是其真正目的吧?

因此,虽然出现预告,但视之为不会再发生爆炸事件,应该最为妥当。

不过,又另有一种相反的论调出现。

——确实不错,上述的意见有很多值得采纳之点,甚至可说这样的分析非常正确。但是,既有预告,却断定不会发生爆炸之事件,岂非过于危险?毕竟这是攸关都民的生命安全,就算只存有百分之一实际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也不该毫无警戒的拱手旁观。

经过一番激辩之后,结果获得一致的意见,亦即,就算是政小僧真的安置了炸药,也必须充分警戒,以期能在未爆炸之前发现。

于是,和交通有关的代表接获邀请开会。席上,也同样议论纷纷,不过,却不似广播新闻所报导的那样、倾向于在该时间内停止营运。事实上,这么做并不可能,若真付诸实行,将是日本交通界之耻……各交通有关人士强烈要求的只是:希望能尽快让所有都民们知道是政小僧的预告。

他们认为,如果都民们知道此事,那么,除有紧急要事之人,其他人则尽量不要在预告时间内外出,万一真的发生爆炸,也可将损伤控制于最小范围。

但,警视厅负责调查事件之人却反对将消息泄露给有关者以外人士知悉。(或许,和美国的警察相比,日本的警察较倾向于秘密主义吧!他们一向认为若泄露消息给传播媒体知道,将会增加调查上的困难,假定这话属实,那么,日本的传播媒体也许太猖狂了?)专案小组总部方面不希望发布是政小僧的预告,主要基于维持治安的顾虑。如果公布上午10时至下午2时的4小时之间会有交通工具发生爆炸,情况将变成如何呢?没错,无紧急事情者不会出门,或许在发生爆炸时可减轻伤亡程度,但,仍有必须出门,而且不得不利用交通工具者,这些人的不安要如何应付?

即使只是都电轻微的震动声,车上乘客极可能会以为发生爆炸吧!而若是听到轮胎的爆胎声,难保不会有女性因为晕厥。

另外,这种社会不安总是伴随着犯罪事件发生,这点绝对无法漠视。以具体的预测而言,就可能有:骗徒打电话至上班的职员家,告诉其妻“你丈夫在爆炸中受伤”,骗出家庭主妇后,再遂行闯空门;还有更恶劣的是,拉动行进中国电之紧急刹车控制器,让电车停住,再假装发生爆炸状,趁乘客们争先恐后跳下铁轨逃命时,偷走车厢内的皮包、手提包等值钱物品。

不,更可怕的是出现借机杀人者。或许有人认为若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爆炸事件,就能嫁罪于是政小僧,而拟定利用爆炸杀害某特定人物的计划。

其他导致混乱的可能性更不胜枚举!

专案小组总部方面希望参与会议人士能了解这些潜在问题,协助防患爆炸于未然,当然,有关人士同意了,而各传播媒体负责人也表示接受。

3

这天,所有晚报皆攻讦警察当局的无能。感觉上像是接受专案小组总部要求、未报导预告爆炸事件的各传播媒体,都将被抑制报导本能的恨意一举倾泻出来,把箭头指向警方。

而更可怜的是,警视厅一方面要受舆论谴责,另一方面又要挨政府及公共安全委员会、都议会等的炮轰。

依晚报内容,这天的内阁会议席上,由国家公共安全委员长提出是政小僧事件的报告后,首相、法务部长等更提出种种具体关切,某部长更表示“并非不了解调查的困难,但,警察对事件的严重性到底有何种程度的认识?难道认为4月份一连串的事件后,是政小僧暂时休息,就以为能够安心”的指责。

此时正好是都议会会期。总务委员会要求警视警监和刑事部长列席,各委员针对此一问题,进行超党派的一致围攻。其中,更有委员激动的发言,表示调查之所以陷入胶着完全由于高级干部的不负责任,事件一旦搁浅,这些高级干部打算如何负责?

或许是忍无可忍吧!刑事部长开口了:“调查拖延至今,警方深感愧疚,但是,警察也并非游手好闲、无事可做,眼前就已持续画出歹徒的轮廓照片,相信能借此更加缩小歹徒的范围,在不久的将来,有自信侦破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