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第2/6页)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时,辞别孔子。孔子说:“蒲邑壮士多,又难以治理。然而我告诉你:恭谨和谦敬,可以制服勇猛;宽大和公正,可以使百姓亲近;恭谨、公正和冷静,可以报效上司。”

当初,卫灵公有个宠爱的姬叫南子。卫灵公的太子蒉聩得罪过南子,害怕被杀就逃到国外。等到卫灵公死了,而夫人想要立公子郢继位。公子郢不肯从命,说:“逃亡太子的儿子辄还在国内。”于是卫国立辄做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卫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居住在外国,不能够回来。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却和孔悝作乱,设计进入孔悝家里,就跟他的党徒袭击卫出公。卫出公逃奔鲁国,蒉聩因而回国为君,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在外面,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赶回来。碰上子羔从卫国的城门出来,对子路说:“卫出公出走了,而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白白地遭受那祸害。”子路说:“吃了人家的饭,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终于离开了。正好有个使者进城,城门打开了,子路就跟着进城。他来到蒉聩处,正好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怎能任用孔悝?请让我能够杀死他。”蒉聩不听从。这时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就让石乞和壶黡下来攻打子路,砍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死了帽子也不能脱掉。”于是系好帽带就死了。

孔子听说卫国作乱,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仲由果然死了。因此孔子说:“自从我有了仲由,耳朵没有听到坏话了。”这时候子贡为鲁国出使到齐国。

宰予,字子我,口舌灵利,善于言辞。

宰予结束学业之后,说:“三年的丧礼不是太久吗?君子三年不学习礼仪,礼仪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陈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木头已经换过,服丧一年也就够了。”孔子说:“对你来说心安吗?”宰予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照办吧。君子服丧期间,吃了美味也不觉得甘甜,听到音乐也不觉得快乐,因此不这样做。”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这样的不仁呀!儿女生下来三年,然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礼,是天下通用的礼仪呀!”

宰我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是不能够雕刻的,粪土一样的墙壁是不能够粉刷的。”

宰我询问五帝的德行。孔子说:“宰予是不配问五帝之德的人。”

宰我在临菑做官,跟田常一起叛乱,因而被灭族,孔子对此感到羞耻。

端沐赐,卫国人,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子贡口齿灵利,巧于辞令。孔子经常打断他的狡辩。孔子问:“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回答说:“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个道理就能推知十个,我听到一个道理只能推知两个。”

子贡结束学业以后,问孔子说:“我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说:“什么器皿呢?”孔子说:“是瑚琏(古代祭器,极为尊贵)。”

陈子禽问子贡说:“仲尼学习什么?”子贡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思想没有失传,还在人间流传。贤能的人着眼它的主干,不贤能的人着眼它的末节。无处不有周文王、周武王的思想。先生没有什么不学习的,但又哪里有固定的老师!”陈子禽又问:“孔子到了这个国家,一定要过问它的政治。是自己争取来的呢?还是别人自愿给他的呢?”子贡说:“先生凭借温和、善良、恭谨、俭朴、谦让的态度得来的。先生这种求取方法,也许不同于别人的求取方法吧。”

子贡问道:“富裕但不骄傲,贫穷但不谄媚,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行是行,但不如贫穷却乐道,富裕却好礼。”

田常想在齐国叛乱,但害怕高氏、国氏、鲍氏和晏氏的势力,因此调动他的部队,打算用来攻打鲁国。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对他门下的学生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地,是父母之国。国家危险到这个地步,你们几个人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子路挺身而出,孔子阻止他。子张和子石请求出行,孔子不答应。子贡请求出行,孔子答应了他。

子贡就出发了,到了齐国,劝告田常说:“您攻打鲁国就错了。鲁国是难以攻打的国家,它的城墙又薄又低,它的护城河又窄又浅,它的国君愚昧不仁,大臣虚伪无用,它的士兵和百姓又厌恶战争,这样的国家不能跟它交战。您不如去攻打吴国。吴国的城墙既高又厚,护城河既宽又深,甲胄既坚固又崭新,战士既精干又充足,宝器和精兵都在其中,又派贤明的大夫镇守着它,这样的国家是容易攻打的。”田常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您认为困难的,是别人认为容易的;您认为容易的,是别人认为困难的。您却用这些指教我,为什么呢?”子贡说:“我听说,忧虑来自国内的就攻打强国,忧虑来自国外的就攻打弱国。如今您的忧虑来自国内。我听说您三次被封爵但三次都封不成,是因为大臣有不听命的。如今您要攻克鲁国来扩大齐国领土,战胜鲁国来骄纵齐君,攻克鲁国来尊重齐臣,然而您的功劳却不算在里头,那么您和国君的关系就会日益疏远。这是您上使国君骄纵,下使群臣放肆,想以此成就大事,难呀。国君骄纵就会无所顾忌,群臣骄纵就会争权夺利,这是您上和国君有嫌隙,下和大臣相争夺。这样,您处在齐国就危险了。因此说不如攻打吴国。攻打吴国如不能取胜,人民战死在国外,大臣削弱于朝内,这样您上无强臣对抗,下无人民怪罪,能够孤立国君、控制齐国的就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这样,但是我军已经开赴鲁国了,如果撤离鲁国而进军吴国,大臣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攻打鲁国,我请求出使吴国,使它救鲁国而攻打齐国,您趁势用部队迎击它。”田常同意了,派子贡南下拜见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