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选出奥古斯都,造就罗马永恒的荣耀(第4/13页)

相比提比略和卡里古拉,克劳狄乌斯是罗马近卫军选出的一位皇帝,是比较有统治经验、有作为的,也一度给罗马带来了稳定和发展的希望。只不过,他被怀有私心的老婆亚格里皮娜给谋害了。

克劳狄乌斯把皇家办公厅转变为中央政权管理机构,分为三处:秘书处掌管外交、军政和内务,财务处掌管财政,司法处掌管法律、申诉事务。元老院和其他旧官署的行政职权几乎都移交给了这些直属于皇帝的官僚机构,而且往往以皇帝宠信的被释奴隶做其核心成员。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对罗马贵族的管控。因为一方面,那些被释放的奴隶会因为天壤之别的生活而对皇帝怀有死心塌地的忠诚;另一方面,罗马贵族享有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特权,授权被释放的奴隶掌管国家政权,可以很好地监督那些贵族。

除了加强皇帝的独裁权力,克劳狄乌斯还积极扩大统治基础。他进一步将罗马公民权广泛授予行省的居民,允许高卢贵族担任高级长官和进入元老院,并大力提拔骑士,扩建第伯河口的奥斯提亚海港等。无论从当时还是后来看,站在独裁者立场上讲,这是恩威并施的良策,有屋大维当年的风貌。这些政策如果能长期执行下去,那么皇帝的权力将会再次被巩固,摆脱近卫军左右的局面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克劳狄乌斯的侄女兼妻子亚格里皮娜不仅对他不感兴趣,对罗马的前途和未来也不感兴趣,对权力却有着天生的狂热。克劳狄乌斯当皇帝太贤能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亚格里皮娜作为皇后也就插不上手。对此,她心里异常不舒服。于是,这位善搞阴谋的皇后动起歪心思,将克劳狄乌斯害死,然后将她与前夫生的儿子尼禄捧上帝位,自己晋级当皇太后,掌控罗马军政大权。

亚格里皮娜想得很美好,做事也很毒辣,但到死时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天真。儿子尼禄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他成为罗马历史上最荒淫无耻的暴君,而且当皇帝后,屠刀首先砍向的就是母亲以及他的几个兄弟。亚格里皮娜想左右罗马军政大权,没想到连皇太后的封号都没捞到就成为她亲手扶上帝位的儿子的刀下鬼。亚格里皮娜毒死丈夫,却被儿子下毒手,令人唏嘘。不过,这也让人看到,罗马如果继续处在这种家族的治理下,那还不如以前共和制时期——那时虽然各派为了自身利益不断斗争,但远没有荒淫无耻到如此地步。

尼禄耽于淫乐,骄奢无度,残忍凶暴,而且很自恋。那时,罗马的文学艺术已经发展起来,演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皇室、贵族都能欣赏到较高艺术水平的演出。尼禄是各种演出的铁杆粉丝。他不仅仅沉溺于观看演出,还常以天才艺术家自居,登台演戏,不务政事,与中国后唐那位戏迷皇帝李存勖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不仅如此,尼禄还有个嗜好,喜欢将赏赐金钱当作娱乐。他身边的近卫军和近侍,只要谁能逗他开心,不管是荤的素的,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他都随手一挥:赏你XX钱!在钱的诱惑下,尼禄身边的近卫军和近侍的心思都已经不在本职工作上了,而是成天揣摩皇帝的心思,打开自己的脑洞,想方设法让皇帝开心。从个人角度而言,这是一种只赚不赔的买卖,但从国家层面看,这是一种危及国家未来的行为。因为如此下去,不说政事荒芜,金钱的来源都成大问题。

尼禄不务国事,极力挥霍,很快导致国库空虚,财政日绌。怎么办呢?尼禄想都不想,下令加税。那些溜须拍马的官员巴不得加税,因为他们多了一个敲诈勒索的机会。但是这一命令传达到各地后,各地人民都愤怒了。

尼禄根本不了解民情,也不在乎什么民情,只要自己开心,一切都是可以牺牲掉的。公元64年,罗马城内发生大火,连续烧了6天,全城14区有10区焚毁殆尽,老百姓死伤无数。尼禄这个暴君不派人去救火,却登楼观火,饮酒作乐,左抱右拥,不时被大火中惨遭烧伤的人的挣扎号叫逗得哈哈大笑。

虽然大多数人忙于救火或者逃灾,没时间去关心皇帝在享受何种娱乐,但尼禄在大火期间的所作所为还是作为爆炸性新闻传遍了罗马城。根据尼禄的一贯表现,有人断定,那肯定是尼禄为毁掉民房建造新宫而故意纵火的。这个流言的传播速度比尼禄登楼观火的事情传得更快。

这一回,尼禄意识到流言传播对其不利,很快采取措施。他用的手段就是大肆捕杀嫌疑犯,采取暴力手段去压制和恐吓人们不要传播流言。这无疑是用汽油扑火,数以千计的无辜群众受到牵连,被投到了监狱里。这种暴政使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沸腾的民怨激起遍布全帝国的反抗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