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最后的撤军(第4/11页)

在与军火商队的周旋过程中,苏联官兵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欺骗与反欺骗的办法。他们曾在天黑后乘装甲车前往一个假的埋伏地点,有时还会有步兵战车护送。为达到欺骗目的,他们还故意在途中兜几个圈子。到达假的伏击点后,苏军侦察兵和特种兵们会像真的一样挖掘隐蔽所,布置观察哨和警戒哨,为重武器做伪装;这一切都是给对手的侦察员看的。天亮之前,苏军特种兵会迅速转移到真正的伏击地点。直升机编队参与特种兵行动后,这种地面欺骗战术也被运用到空投中。天黑后,苏军直升机会运送特种兵飞抵指定地域,期间会按照计划多次改变飞行路线,到达欺骗地点时还会悬停在空中假装空降特种兵。为了不被游击队发现,编队一般保持较低的高度,并沿着山坡飞行,经常会遇到突起的巨石,这对飞行员的驾驶技术也是一种考验。1987年夏,苏军独立第239直升机大队的一架米-8直升机就剐到了悬崖,轮子被剐掉,机舱地板被剐破,特种兵们也险些被甩出机舱,从剐破油箱里洒出的煤油将特种兵们全身都淋透了。

1986年4月的一个夜晚,苏军特种兵经过3昼夜守候,终于迎来一支军火商队,其中包括6辆丰田吉普车。埋伏已久的米-24编队立即升空,朝商队一通猛扫,接着又通过燃烧弹让商队宛如置身白昼中,最终他们扔下车辆逃跑。1987年6月,加兹尼地区的苏军特种兵在独立第239直升机大队的帮助下,成功拦截一支庞大商队,缴获约100头骆驼运送的货物。3周后,他们又在同一条路线上摧毁一支大规模商队。大多数时候,苏军特种兵只能取得不大的战果,因为他们很少遇到规模很大的商队。为提高打击效率,苏军开始大量利用米-8直升机。一般情况下,苏军由2架米-8组成的编队沿着商队可能出现的路线进行巡逻和搜索。

阿富汗游击队不是傻子,他们也会将计就计。1986年10月的一次战斗中,由克拉夫琴科上尉率领的一支苏军特种兵小队夜袭坎大哈附近的瓦萨吉奇格奈地区。由于判断错误,飞行员将特种兵直接空投在军火商队的防空哨上。2架直升机迅速被击落,12名苏军特种兵在直升机坠落前冒险着陆,靠着顽强的战斗精神夺取了阿富汗游击队的防空哨,坚持到援兵到来。同年10月9日,苏军独立第205直升机大队的米-8直升机发现一队可疑卡车沿着靠近游击队据点的公路前行。直升机让卡车停下,携带着侦察兵试图降落在卡车旁边,卡车后面的帆布突然被揭开,露出一门门双管23毫米火炮。正在悬停的直升机毫无还手之力,十几秒内即被击毁坠落,搭载的苏军2个侦察班士兵也无一幸免。此后在检查期间,苏军对商队的反抗行为采取了极为残忍的惩罚措施。

自从直升机大队加入特种兵部队后,“帷幕”行动的作战效率大大提高。从1987年上半年的数据中可见一斑。1月1日至6月15日,苏军共组织840次直升机飞行,其中168次成功拦截军火商队或消灭小股敌人,击毁80辆汽车,击毙1416名游击队员,缴获69件防空武器、4500支火箭筒、9000公斤毒品和280万发子弹,占苏军第40集团军战利品的三分之一。不过,第40集团军侦察处却对直升机与侦察兵/特种兵的组合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在有直升机参与的行动中,仅有五分之一取得胜利,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情报不准确、判断错误和鲁莽出击。1987年12月8日,2架米-8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地面有一辆阿富汗游击队的摩托车,武断地进行攻击。结果在追击过程中进入游击队控制区,一架直升机在低空被防空导弹击落,机组人员在被另一架直升机救起后没飞多远也被击中。所幸及时赶到的米-24进行支援,才使得特种兵和机组人员逃离死亡地带。

阿富汗的战火片刻不息,坚定了戈尔巴乔夫撤军的想法。1986年11月13日,他在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在阿富汗已经打了6年了,如不改变态度,我们还得打20到30年。这给我们影响事态发展的能力罩上了阴影。”戈尔巴乔夫继续说:“一般来说,我们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们为什么一方面承认我们的部队没能力控制局势,而另一方面又要无休止地打下去呢?在近期我们要结束这一过程。”

不过,戈尔巴乔夫要做出全面撤军的决策,在苏联政府高层是有阻力的。1984年乌斯季诺夫元帅病逝后,索科洛夫元帅接任苏联国防部长。阿富汗战争是索科洛夫元帅最后的辉煌,也是他军事生涯的顶峰。他是苏联军队和苏联政府中在阿富汗问题上最强硬的主战派,理所当然地成为驻阿富汗苏军队的代言人,更是戈尔巴乔夫决定从阿富汗全面撤军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