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7月25日至28日:秘密和谎言(第4/8页)

在伦敦,格雷阅读了塞尔维亚对最后通牒的答复,感到有和平希望。他与林克瑙斯基见面,再提召开欧洲诸强国会议一事。林克瑙斯基也再次把建议转交给柏林,催促柏林立刻做出响应。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不喜欢英国的建议,但又不想冒犯英国,回了一个电报,说他正与维也纳沟通。但是,他用最坚决的言辞告诉奥地利驻柏林的大使,德国政府不愿与格雷的想法牵扯在一起,并且劝告奥地利人不要理会格雷的想法,只是为了哄英国人高兴才转达给奥地利人。格雷提出的国际会议,容易引起德国、奥地利的怀疑。在四个参与会议的国家中,法国、意大利这两个国家几乎没有理由同情奥地利的委屈。第三个国家英国,似乎不愿破坏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相信,这个国际会议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把行动转换成针对奥地利外交照会和塞尔维亚答复的空泛争论,最后退化为一场毫无结果的文字之争。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最害怕的事,莫过于眼巴巴地望着塞尔维亚人跳着舞自由地溜走,就像1912年及1913年那样。于是,受到鼓舞的塞尔维亚激进分子,将在奥匈境内外继续制造麻烦,而其他少数民族也将学着塞尔维亚的样子搞分裂。

奥地利人不愿接受调解,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奥地利在财政上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所以,康拉德从来没有足够的钱扩充军队、更新军备、改善技术,以便使奥地利军队能与其他欧洲强国竞争,此外,奥地利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进行了战争动员,钱花了不少,但毫无战果。截至1914年,军备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军费使欧洲各强国都感到压力,而奥匈帝国是在压力之下发出呻吟声最大的一个。维也纳无法负担每年都来一次的战争动员。维也纳期待这一次战争动员能捞回一点儿值钱的东西。

下午,德皇威廉度假回来,这让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外交大臣戈特利布·冯·贾高(Gottlieb von Jagow)感到不高兴。他俩告诉德皇威廉,其他国家看到德皇提前结束度假将受到惊吓,并请德皇暂时避让一下。也许,他俩真正害怕的是不稳重的德皇有可能扰乱危机的处理。

无论是否有德皇在场,贝特曼、贾高都不是在如此困境中掌控欧洲最强大国家的理想搭档。贝特曼,身材高大,不爱讲话,公务员是他的唯一职业,尽管没有外交工作的经验,德皇威廉也不喜欢他,(德皇威廉曾抱怨道:“他总是在给我上课,假装什么都知道。”)但他在五年前被提升为首相。他像许多德国高官一样,感到德国东面、西面的不友好的强国都具有威胁,相信德国正变得越来越易受攻击。贾高是一个意志薄弱的忧郁症患者,他利用哥哥的人脉进入外交界,并利用同样的方式在罗马和其他城市获得一系列的既舒服又不累的工作。当他被召回国内主持外交部工作时,他用尽一切办法逃避任命。最后,他绝望地说:“一切努力都白费了,我被任命了。”

晚上,维也纳通知柏林,奥匈帝国决定对塞尔维亚宣战。贝特曼和贾高听到这个消息后并不感到吃惊。奥地利人终于做到了德国一直催促其做的事:采取行动。他俩也没有做任何努力让德皇尽早知道这个消息,因为结果毕竟是德皇威廉最初的愿望。

7月28日,星期二

德皇威廉回到办公室,坐在自己的马鞍形状的椅子上。他有许多未完成的工作要做。首先,他阅读林克瑙斯基从伦敦发回的电报:电报引用爱德华·格雷的话来说明一个道理,奥地利攻击塞尔维亚将会有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塞尔维亚给奥地利人的答复似乎提供了一个协商的机会。然后,他阅读了塞尔维亚的答复。塞尔维亚的答复给他的感受,几乎同爱德华·格雷的说法一样,也许这是因为他刚阅读完爱德华·格雷想法的缘故,他这个人有一个思维习惯,往往倾向于同意最后一个谈话人的意见。他宣称:“这比想象的要好,这是维也纳的一次道德大胜利;随着发动战争的理由一条一条地消失,吉塞尔应该安静地留在贝尔格莱德。考虑到这些情况,如果是我绝不会命令开始战争动员!”他在“我”这个字下加了下划线,暗示他反对奥地利人的战争动员。

德皇威廉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渴望抓住它,他手写了一封短信给贾高,称塞尔维亚的答复是“最耻辱的投降”,所以,“所有发动战争的理由都消失了”!他指示外交部准备一个自己将署名的文件,他要让维也纳知道目前存在利用调停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他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他在文件后面附加上了一个新想法,这个想法是那天早上参谋部的一个参谋建议的。因为塞尔维亚人不可信(“东方人”,威廉如此称呼塞尔维亚人,“所以他们是撒谎者、骗子、逃避大师”),奥地利应该发兵跨越边境占领贝尔格莱德,然后驻守在那里不动。手里握着塞尔维亚的首都,奥地利将在调停中处于有利地位。这就是后来被称为“贝尔格莱德终点站”的建议,格雷后来也如此建议。这是一个非常类似于1871年结束普法战争的方案。当时,德国占据巴黎不走,赖到自己的条件都被满足后才离开。德国的条件包括巨额战争赔款和交出阿尔萨斯、洛林两省。离开巴黎时,德军先在巴黎的街道上耀武扬威地阅兵然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