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势力终端(第3/16页)

就在旅馆下方的河左岸有几所印度教寺庙。在同一岸上的远处是勒克瑙旧城的几个宣礼塔,让我想起我在一九六二年前往探索旧勒克瑙辉煌历史的清真寺和斋期集会所。往下被树遮住的地方是市场巷道,那里在一九六二年仍有《一千零一夜》的气氛,但拉希德说,现在内行人看到的是这个穆斯林城市的最后的悲剧。

有一天早上,我跟他去看一看。巷道里人太挤,空间太小,东西太单调,访客可能会以为这地方只有一种文化,也可能看不出拉希德所看到的差异。

跟一般印度市场的情况一样,店铺与摊位只有窄小的空间,面临巷道的一侧完全敞开,一家连着一家,几乎没有间隔。地板比巷道高了几英尺。摊位中间或下面的水沟把水和废物排到巷道两侧的水沟里。拉希德说,这些废水并不会流入较大的排水沟,而只是积留在无盖的水沟里,慢慢蒸发。

所有店铺和摊位都装了铁门,为了防范暴动,每一间店铺及相连的房子都盖得像堡垒。有些原本应该是店铺的地方如今只见一堆瓦砾,仿佛由于年岁、脆弱或腐蚀,店铺及相连的房子终于向内崩塌——从这个小例子出发,你可以设想城市的地面高度会如何一层一层增高。

这里一直有市场吗?这个地点有没有可能曾经只是一块空地?拉希德和我走过一个纪念性的大门,一个以莫卧儿皇帝阿克巴为名的拱门。他于一五五六年至一六○五年在位。这座拱门可能是十六世纪晚期为了纪念皇帝驾临而建的,因此,市场的轮廓在当时(莎士比亚在世的年代)应该就是目前的样子。龟裂的灰泥底下看得到扁而小的勒克瑙砖块,这些是较近——十八世纪或十九世纪——的历史遗迹。砖块的排列方式跟建筑结构一致——譬如,在拱门上排列成同心的弧形——因此,它们看起来像是磁铁四周依照磁力方向排列的铁屑。

市场靠外部分的店铺不是纯属一类的,卖货的是印度教徒,工匠则是穆斯林。两者有各自的历史和特殊传统。工匠做简单的活儿。他们把细银条打成薄到几乎要碎裂的银箔。他们制作廉价鞋子;他们做一种本地特有、叫作“齐坎”的刺绣;他们做缀珠刺绣。印度教徒店老板或者是北方邦的商人种姓,或者是两三百年前来到此地、留下来以放利或买卖为业的旁遮普刹帝利种姓。

五家店之中有一家卖的是同地较大店铺所需的东西:齐坎刺绣所用的线、浮花织锦所用的金银箔片、齐坎刺绣打图案所用的木版、印度单式簿记所用的宽页账簿。有些店卖风筝:勒克瑙还保留了放风筝的旧俗。有些店卖金匠的器具;有些店卖印度教徒拿到寺庙供神的鲜花。拉希德说,大致上,市场靠外一部分的店铺卖的是跟印度教徒及穆斯林传统生活有关的基本日常用品。

年纪很小的男孩盘腿坐在他们窄小铺子的前面、就在水沟上方的地板上,用锉刀磨着针——这是大店要用来做浮花织锦的针。这些针看来像是圆珠笔的塑料笔芯,它们有那么大,也有类似的尖头。每支卖一卢比。要赚到任何钱,一个男孩可得磨不少针。

清真寺为数不少,其中有些可能就建在昔日店铺和房子的废墟之上:这里的清真寺就像是一种民俗艺术,装饰过于华丽,结构不够坚固,漆工相当用心。拉希德跟我走着的时候,在市场的噪音之中,扩声器里传来一位毛拉尖锐的声音。那拖长的声音中充满激情:他可能在念诵古兰经的某些段落。拉希德说,事实上,那个用扩声器喊话的人只是在说:“捐钱给清真寺,进天堂黄金殿。”

最单纯的信仰:虽然市场靠外那部分的店家不全是穆斯林,整个市场的活动却像是伊斯兰信仰的表达,这里的一切也让人觉得都是为了信仰。卖《古兰经》的店铺最亮丽,店里吊着轻细得像羽毛的金银色纸穗。在市场单调货品的衬托下,这些用来绑女孩或妇女头发的穗子特别抢眼。这些店摊不只卖《古兰经》,也卖装《古兰经》的盒子、念经时摆《古兰经》的书台、念经时点燃的香、念经时戴的小帽——因为头上没有遮掩是不准念经的。念经帽分别有鲜艳的橙色、红色、绿色。另外也有钩针编织的小帽。

拉希德说,十一点店才开门。理由是,虽然店主住的地方离店铺不远,他们中午却不回家用餐。一旦到店内在地板上坐了下来——坐在布块或麻布或毛毯或棉毯上——他们就整天待在那里。一如为他们工作的工匠,他们也是市场的囚犯。店主的住屋从市场主要巷道两侧的窄弄进入,那些隐蔽空间的居家情况跟巷道里所见的工作情况没有太大差别。

从市场某处开始,之前印度教徒及穆斯林混在一起开店的情况变成了只有穆斯林开店。这个转变对拉希德是够清楚了,我却不太看得出来。拉希德说,过了那里,人群更加拥挤,人们的身材变得更瘦小,他们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我眼睛适应(或觉得已经适应)之后,确实看到市场这一带的许多孩子细瘦干瘪,眼神茫然,其中不少还有皮肤病。